金沙江两岸冷凉山区作物多样性栽培方式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艳芳

作者: 张艳芳;和丽荣;蔡长树;陶琼;李向东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金沙江;冷凉山区;作物多样性;栽培方式;研究

期刊名称: 农家科技(下旬刊)

ISSN: 1003-6989

年卷期: 2016 年 011 期

页码: 335-336

摘要: 针对金沙江河谷两岸冷凉山区的气候特点,应用作物多样性栽培理论,进行蚕豆、豌生、萝卜、马铃薯10个处理的间套种组合试验.结果:综合产值最高的是蚕豆与马铃薯按1:1,50cm墒面带状套种,产值可达4552元,效益最好,抗风险指数分别是46.7%、53.3%.建立良好的农田生态系统的作物多样性栽培方式,在提高冷凉山区综合效益、抵御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碳基调理剂对昭通冷凉山区烤烟生长的影响. 黄云志,倪明,宋鹏飞,申忠,胡家田,石剑,季泽顺,张转勇,王炽,余凤塘. 2021

[2]碳基土壤调理剂对昭通冷凉山区植烟黄壤培肥改良研究. 王炽,李枝武,倪明,闫辉,陈兴位,宋鹏飞,付斌,赵新梅. 2021

[3]不同覆膜方式对冷凉山区土壤水热效应及烤烟农艺性状的影响. 黄云志,宋鹏飞,季泽顺,申忠,马翔,黄河,余凤塘,杨拥,付斌,王炽,石剑. 2023

[4]11个大白菜品种在宁南山区夏季露地栽培的适应性. 冯海萍,谢华,杨冬艳,裴红霞. 2019

[5]保护作物多样性 发掘有用新基因-试论我国作物种质资源研究当前的任务. 董玉琛. 2000

[6]花生-玉米间作种植模式对蓟马类害虫的控制效果. 鞠倩,欧阳芳,张群,戈峰,曲明静. 2022

[7]作物多样性对大豆蚜的控蚜效应. 李新民,刘春来,刘兴龙,王克勤,王爽,夏吉星,刘宇,杨帆,邵天玉. 2014

[8]花生-玉米间作田东亚小花蝽对花生蚜的控制作用. 韦夕平,曲明静,陈瑶,鞠倩,李伟. 2024

[9]作物多样性(轮作)下砖红壤溶解性有机质含量及光谱特征. 陈心怡,刘钰钦,陈淼,王文峰. 2025

[10]金沙江构树不同规格整地造林生长分析. 张鹏,廖声熙,崔凯,袁首乾,李立. 2014

[11]金沙江干热河谷退耕还林造林模式及造林技术研究. 赵培仙,孔维喜,何璐. 2014

[12]金沙江中下游浮游植物功能群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龚进玲,朱挺兵,杨德国,胡飞飞,杜红春,李学梅,孟子豪,吴兴兵. 2023

[13]五官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及效益分析. 赵小蓉,王昌全,王昌桃,袁晓武. 2010

[14]长江干流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时空分布格局. 吴湘香,王银平,张燕,吴凡,魏念,杨海乐,沈丽,朱挺兵,茹辉军,刘凯,段辛斌,倪朝辉,李云峰. 2023

[15]严格执法才能共创水电与生态双赢. 姜文来. 2009

[16]金沙江下游沿岸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影响因素. 茹辉军,张燕,吴湘香,吴凡,盛强,李云峰,倪朝辉. 2022

[17]金沙江干热河谷农业自然资源现状和可持续发展潜力. 沙毓沧,朱宏业,张映翠,李建增. 1998

[18]金沙江流域元谋干热河谷人工酸角林地铺地木蓝引种研究. 朱红业,张映翠,龙会英,沙毓沧,张明忠,杨忠,金杰,史亮涛. 2004

[19]云南金沙江流域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及综合开发与经营模式探讨. 龙会英,张德. 2009

[20]蓄水后向家坝库区鱼类物种、分类和功能多样性变化. 熊飞,张伟,翟东东,刘红艳,陈元元,段辛斌,田辉伍,陈大庆.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