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晚疫病流行的电算模拟模型研究 Ⅰ各子模型的建立和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海燕

作者: 王海燕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番茄;晚疫病;模拟模型;侵染几率;子模型;流行

期刊名称: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000-2340

年卷期: 1988 年 03 期

页码: 349-356

摘要: 根据番茄晚疫病(Phytophthora infestans)发生发展的生物学过程,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把番茄晚疫病的流行系统划分为4个连续的子系统:侵染几率、潜育期和显症率,病斑扩展和产孢量。通过定量研究和统计分析,找出了影响每一子系统变化的主导因子,明确了每一子系统在番茄晚疫病流行系统中所起的作用,建立了4个子模型和一个番茄生长模型。通过多元逐步回归建立了侵染几率的回归方程(IP=0.001+0.0009(DP)+0.0014(DT′×DP)-0.00003(DT×DP))。显症率采用了Logistic 模型(PP=1/(1+750.9×e~(-0.145(TT)))拟合。通过高次方程拟合建立了单病斑面积日增量的一组方程(LSN=0.69+0.128(TI)-0.03(TI)~2……)。产孢量用多项式模型拟合(SCT=13.24(LSA)-1.53(LSA)~2-10.86)。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温室微型马铃薯晚疫病流行动态初步研究. 曹静,罗智敏,胡同乐,曹克强. 2002

[2]基于生理发育时间的日光温室番茄发育模拟模型. 张培新,贺超兴,张志斌,张百海. 2006

[3]温室番茄发育模拟模型研究. 倪纪恒,罗卫红,李永秀,戴剑锋,金亮,徐国彬,陈永山,韩利,邰翔,陈春宏,卜崇兴. 2005

[4]设施番茄果实生长及产量形成模拟模型. 张智优,曹宏鑫,陈兵林,刘岩,陈昱利. 2012

[5]番茄抗晚疫病基因ph-3的RAPD及CAPS标记. 吴媛媛,李海涛,张子君,邹庆道,吕书文,杨国栋. 2009

[6]68.75%易保水分散粒剂防治番茄3种病害田间效果试验. 谢志军. 2008

[7]番茄晚疫病抗性遗传研究. 姜晓艳,李海涛,张子君,邹庆道. 2010

[8]75%百菌清WG防治番茄晚疫病田间药效试验. 张德咏,朱春晖,刘建宇,刘勇. 2007

[9]番茄晚疫病人工接种技术研究及抗病种质资源筛选. 姜晓艳,李海涛,张子君,邹庆道. 2008

[10]番茄晚疫病抗病育种及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邱夷鹏,张子君,李海涛,邹庆道. 2009

[11]蕃茄晚疫病研究进展. 薛敏菊,李宝聚,傅俊范. 2002

[12]江苏省番茄晚疫病菌小种鉴定及品种抗性筛选. 余文贵,邹茶英,赵统敏,陈志谊,薛林宝,范学臻. 2007

[13]番茄抗晚疫病基因Ph-3的RAPD标记. 邱夷鹏,李海涛,张子君,邹庆道. 2009

[14]几种化学药剂防治番茄晚疫病的研究. 郑果. 2005

[15]番茄晚疫病抗性遗传规律研究. 张子君,邹庆道,李海涛,吕书文,杨国栋,吴振红. 2011

[16]番茄晚疫病的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技术. 赵统敏,邹茶英,余文贵,薛林宝. 2005

[17]番茄苗龄对晚疫病生理小种T1的抗性表现差异研究. 李君明,宋燕,杨宇宏,杜永臣,冯兰香,谢丙炎,徐和金. 2007

[18]我国番茄晚疫病流行体系的研究进展. 赵统敏,邹茶英,余文贵,姜新胜,姜明贵. 2006

[19]番茄Ph-2基因晚疫病株龄抗性的比较转录组分析. 潘春阳,李鑫,苏文悦,胡俊玲,鲁晓晓,潘峰,张晨,张辉,黄泽军,国艳梅,王孝宣,杜永臣,刘磊,李君明. 2024

[20]番茄晚疫病研究进展. 薛敏菊,李宝聚,傅俊范. 200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