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角牦牛FTO基因多态性与生长性状的关联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马武

作者: 马武;张浩;贾聪俊;阎萍;成述儒;梁春年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无角牦牛;FTO基因;PCR-SSCP;基因多态性

期刊名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SN: 1671-9387

年卷期: 2020 年 48 卷 02 期

页码: 1-6+2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探究无角牦牛脂肪和肥胖相关基因(FTO)多态性与生长性状之间的关联性,以期找到与无角牦牛生长相关的分子标记。【方法】参考GenBank中野牦牛的FTO基因序列,针对其第4内含子和第8内含子设计引物,采用PCR-SSCP和DNA测序技术对354头无角牦牛的FTO基因进行多态性分析,并运用SPSS 20.0软件分析各基因与体质量、体高、体斜长和胸围等生长性状的相关性。【结果】在无角牦牛FTO基因的第4内含子区域检测出A164506C突变位点,有2个等位基因A和C,有3种基因型(AA、AC和CC),优势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分别是A和AA,其频率分别为0.694 9和0.485 9;在第8内含子区域检测出G309000A突变位点,共有2个等位基因A和G,有3种基因型(GG、GA和AA),优势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分别是G和GG,其频率分别为0.926 3和0.858 4。A164506C突变位点为中度多态位点,纯合度较低,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G309000A突变位点为低度多态位点,纯合度较高,处于Hardy-Weinberg不平衡状态。A164506C位点与无角牦牛的体高和体斜长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AC基因型个体优于AA基因型个体。G309000A位点与无角牦牛的胸围和体斜长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GA基因型个体优于GG基因型个体。【结论】FTO基因第4内含子区域A164506C突变和第8内含子区域G309000A突变均与无角牦牛生长性状具有相关性。

分类号: S823.85

  • 相关文献

[1]无角牦牛Hesx1基因多态性及其与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 张浩,王宏博,马武,贾聪俊,马晓明,吴晓云,褚敏,阎萍,成述儒,梁春年. 2019

[2]无角牦牛crtc3基因多态性及其与生长性状的相关分析. 马武,王宏博,张浩,贾聪俊,马晓明,吴晓云,褚敏,阎萍,成述儒,梁春年. 2020

[3]牛CAPN3基因多态性及与肉质性状相关性分析. 柳思源,徐靖博,任久生,于汪洋,杨连玉,邓琼,姜昊,马腾壑,赵志辉,贾丽坤,贾丽伟,赵玉民,张嘉保. 2011

[4]不同地方品种牦牛IGF-1基因的PCR-SSCP分析. 姚玉妮,阎萍,梁春年,裴杰,曾玉锋,郭宪,包鹏甲. 2008

[5]HMGCR基因多态性与肉牛屠宰性状相关性分析. 姚玉妮,宋恩亮,刘晓牧,成海建,游伟,韩红,刘桂芬. 2015

[6]牛FTO基因功能结构生物信息学分析. 刘建,阎萍,梁春年,郭宪,包鹏甲,裴杰,丁学智,褚敏,吴晓云,焦斐. 2011

[7]滩羊脂肪和肥胖相关基因(FTO)多态性及其与部分屠宰指标相关性研究. 马小明,额尔和花. 2021

[8]不同猪种肉质相关基因Hal、RN和FTO的多态性研究. 陶新,邓波,门小明,徐子伟. 2012

[9]无角牦牛产肉性能研究. 梁春年,吴晓云,王宏博,张国模,拉环,包鹏甲,冯宇诚,王伟,阎萍. 2017

[10]无角牦牛肉品质和肌内脂肪酸组成分析. 吴晓云,梁春年,王宏博,张国模,拉环,包鹏甲,冯宇诚,王伟,阎萍. 2018

[11]无角牦牛体尺性状对体重影响的通径分析. 裴杰,王宏博,褚敏,扎西卓玛,包鹏甲,梁春年,骆正杰,武甫德,丁学智,吴晓云,阎萍,郭宪. 2018

[12]放牧+补饲对无角牦牛育肥效果的研究. 王宏博,梁春年,阎萍,武甫德,张国模,拉环,马进寿,冯宇诚,王伟,李生福. 2018

[13]基于MOOnitor监测系统对青海大通地区无角牦牛冷季放牧行为的研究. 丁学智,杨超,李晨,包鹏甲,贾聪俊,吴晓云,王宏博,梁春年,郭宪,阎萍. 2018

[14]无角牦牛的产肉性能及肉品质分析. 梁春年,王宏博,吴晓云,张国模,褚敏,殷满财,郭宪,包鹏甲,丁学智,马金寿,武甫德,阎萍. 2018

[15]中国部分绵羊品种BMPR-IB基因RFLP多态性的研究. 刘凤丽,刘永斌,王峰,王瑞,田春英,刘美霞,魏建民,荣威恒. 2007

[16]不同遗传背景猪TNF-α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与其血清含量的关联分析. 李梦姝,孙福亮,柳俭强,曹阳,李兆华,金海国,张立春. 2019

[17]中国荷斯坦牛TLR2基因遗传多态性的研究. 张翠霞,王洪梅,李建斌,王长法,赖松家,李秋玲,仲跻峰. 2008

[18]微卫星标记多态性与文昌鸡蛋品质性状的相关分析. 赵东伟,钱凯,吴旭,李慧芳,陈宽维,汤青萍. 2009

[19]马铃薯A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基因多态性分析. 甘晓燕,巩檑,聂峰杰,石磊,陈虞超,张丽,宋玉霞. 2016

[20]鸭羽色相关信号通路及基因多态性研究进展. 陈星,吴艳,杨宇,叶胜强,龚萍,童新红,王丽霞.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