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金薇
作者: 刘太国;何月秋;陈万权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叶锈菌;鉴别寄主;生理小种;毒性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
ISSN: 0529-1542
年卷期: 2008 年 34 卷 04 期
页码: 138-14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由于地理生态条件、叶锈菌群体结构、研究历史和研究方法等的差异,不同国家和地区采用相应的小麦叶锈菌鉴别寄主和小种命名方法。美洲、中国、欧洲、埃及、南非等国家和地区均采用以Thatcher为遗传背景的分别含有Lr1、Lr2 a、Lr2 c、Lr3、Lr9、Lr16、Lr24、Lr26、Lr3 ka、Lr11、Lr17和Lr30基因的近等基因系或单基因系作为小麦叶锈菌鉴别寄主,但附加的辅助鉴别品种不尽相同;澳大拉西亚和印度的鉴别寄主自成体系。这种格局不利于国家间研究结果的对比和交流。因此,建立一套国际通用鉴别体系实属当务之急。
分类号: S435.121.42
- 相关文献
[1]小麦叶锈菌生理小种MFR的分子鉴定研究. 刘太国,张敏,陈万权. 2004
[2]2016-2019年甘肃省小麦叶锈菌群体结构及多样性分析. 黄瑾,张勃,孙振宇,贾秋珍,曹世勤,骆惠生,王晓明,金社林. 2022
[3]河北省小麦主产区禾谷孢囊线虫群体致病型研究. 李秀花,马娟,高波,王容燕,陈书龙. 2014
[4]关于小麦锈菌生理专化研究方法的商榷. . 1987
[5]小麦条锈菌鉴别寄主和小种命名现状. . 2003
[6]海南蔗区甘蔗黑穗病菌生理小种鉴定. 赵更峰,伍苏然,沈林波,冯翠莲,王俊刚,蔡文伟,王文治,张树珍. 2013
[7]大豆锈病病菌生理小种的初步研究. 谈宇俊,孙永亮. 1989
[8]中国18省市番茄晚疫病菌生理小种的鉴定. 冯兰香,杨宇红,谢丙炎,冯东昕,杨翠荣. 2004
[9]广西番茄晚疫病菌交配型鉴定及生理小种的初步检测(英文). 黄福新,冯兰香,杨宇红,秦碧霞. 2007
[10]烟草黑胫病菌(Phytophthoraparasiticavar.nicotianae)生理小种研究概况和鉴定技术. 朱贤朝. 1982
[11]黑龙江省大豆孢囊线虫生理小种鉴定. 刘汉起,商绍刚,霍虹. 1989
[12]大豆胞囊线虫生理小种及其鉴定技术. 李长松,李林,陈品三. 2000
[13]我国棉枯萎镰刀菌生理小种变异监测研究. 简桂良,陈其煐. 1999
[14]云南小麦条锈菌群体对18个抗条锈近等基因系的毒性分析. 李明菊,陈贤明,万安民,丁明亮,程加省. 2018
[15]小麦白粉病菌生理小种的鉴定与病菌毒性的监测. 盛宝钦,周益林,向齐君. 1998
[16]甘肃36个小麦生产品种抗叶锈病基因分析及成株期抗性评价. 黄瑾,金社林,曹世勤,贾秋珍,骆惠生,张勃,孙振宇,王晓明. 2020
[17]1990—1993年我国小麦叶锈菌生理小种及其致病性特点研究. 晏思白,胡长程,谢水仙. 1994
[18]2019-2020年苏浙皖三省小麦叶锈菌群体的致病类型鉴定及毒性结构分析. 李泓甫,华为,朱靖环,高利,陈万权,刘太国. 2023
[19]中国小麦叶锈菌群体的毒性基因分析. 胡长程,张淑香. 1993
[20]1997年我国小麦叶锈菌群体毒性分析. 陈万权,陈扬林. 199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2019-2020年苏浙皖三省小麦叶锈菌群体的致病类型鉴定及毒性结构分析
作者:李泓甫;华为;朱靖环;高利;陈万权;刘太国
关键词:小麦叶锈菌;鉴别寄主材料;抗叶锈基因;致病类型;毒性频率;毒性多态性
-
270份冬麦品种(系)对光腥黑穗病的抗性评价
作者:王昕;沈煜洋;张子豪;马骏豪;高海峰;刘太国;刘琦;高利
关键词:小麦光腥黑粉菌;抗性评价;冬小麦;农艺性状
-
我国主要农作物病害灾变机制与综合防控研究进展:2018年-2022年
作者:刘文德;代玉立;邵小龙;张昊;陈华民;靳怀冰;刘文文;彭焕;张丹丹;李智强;钱国良;刘太国;陈捷胤
关键词:农作物病害;灾变机制;综合治理;监测预警;绿色防控
-
小麦矮腥黑粉菌g9890基因编码效应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亚细胞定位
作者:许停;刘太国;高利;陈万权
关键词:小麦矮腥黑粉菌;g9890;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亚细胞定位
-
我国小麦秋苗条锈病发生规律及其区间菌源传播关系
作者:陈万权;刘太国
关键词:小麦条锈病;秋苗发病;生态区系;秋季菌源;春季菌源;区间传播
-
云南苹果白纹羽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作者:潘新龙;周聪;寸海春;孔宝华;何月秋;马锦泉;张彦明;赵升文;马钧;曹克强;马永翠
关键词:云南;苹果;白纹羽病;褐座坚壳菌;鉴定
-
条锈病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及其经济阈值研究
作者:金小靖;康晓慧;陈万权;蒋欣东;刘太国
关键词:小麦;条锈病;产量;经济阈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