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沟湾贝类养殖水域沉积物再悬浮的动力机制及其对水体中营养盐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聚法

作者: 陈聚法;赵俊;孙耀;方建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沉积物再悬浮;波浪;海流;营养盐;桑沟湾

期刊名称: 海洋水产研究

ISSN: 1000-7075

年卷期: 2007 年 28 卷 03 期

页码: 105-11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基于海流、波浪、水环境和沉积环境指标的实测资料,探讨了桑沟湾贝类养殖水域沉积物再悬浮的动力机制,并估算了一次大的动力过程作用下桑沟湾沉积物中氮、磷营养盐的释放量。结果表明,(1)在小风速(≤5.0m/s)条件下,波浪在海水-沉积物界面产生的切应力量值与底流切应力大致相当;在较大风速(5.0~11.8m/s)条件下,波浪切应力比底流切应力高出一个量级;(2)当风浪较小(风速≤3.6m/s)时,随底层流速的周期性变化,底层水体浊度变化并未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二者相关系数值仅为0.22,这说明底流作用只会引起沉积物的水平输运,对沉积物再悬浮的贡献相对较小,沉积物再悬浮的动力主要来自波浪扰动;(3)据估计,桑沟湾贝类养殖水域沉积物再悬浮的临界波浪切应力在0.04N/m2左右,对应的风速约为8m/s;(4)据估算,一次大的动力过程作用下桑沟湾沉积物中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的最大释放量,春季分别为10.24t和1.71t,这相当于全湾水体中无机氮平均含量增加9.54μg/L,活性磷酸盐平均含量增加1.59μg/L;夏季分别为11.04t和0.95t,相当于全湾水体中无机氮平均含量增加10.28μg/L,活性磷酸盐平均含量增加0.88μg/L;(5)贝类养殖使桑沟湾生物沉积作用加强,而沉积物再悬浮造成的内源释放,又对桑沟湾的水产养殖产生反馈作用。

分类号: S968.3

  • 相关文献

[1]船型桁架结构网箱单点系泊受力试验研究. 吴元紧,黄小华,刘海阳,胡昱,陈昌平,袁太平,王绍敏,陶启友. 2021

[2]潜浮式船型桁架结构深海养殖网箱避浪性能研究. 吴元紧,黄小华,庞国良,胡昱,袁太平,陈昌平,张松. 2022

[3]桑沟湾养殖海域营养盐和沉积物-水界面扩散通量研究. 孙珊,刘素美,任景玲,张继红,蒋增杰. 2010

[4]桑沟湾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侯兴,高亚平,杜美荣,姜娓娓,李凤雪,董世鹏,李文豪,孟珊,王军威,张义涛,蒋增杰. 2021

[5]桑沟湾养殖水域春季和夏季营养限制的现场实验. 曲克明,宋云利,徐勇,孙耀,方建光. 2008

[6]莱州湾和桑沟湾养殖海区主要营养盐的周年变动及限制因子. 刘慧,方建光,董双林,王立超,连岩. 2003

[7]桑沟湾水域叶绿素a在海带收获前后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吴文广,张继红,王巍,房景辉,刘毅,牛亚丽,高振锟. 2015

[8]桑沟湾春季营养盐分布特征及赤潮暴发诱因. 张继红,王巍,韩婷婷,刘顶海,方建光,蒋增杰,刘新杰,张新军,连岩. 2012

[9]桑沟湾春季叶绿素a浓度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吴文广,张继红,王巍,李加琦,房景辉,刘毅,高振锟,张义涛,陈洁. 2016

[10]桑沟湾养殖海域营养盐时空分布特征及富营养化评价. 徐东会,陈碧鹃,江涛,朱琳,夏斌,韩倩,古彬,崔毅,柴超. 2017

[11]鲟亲鱼培育池塘中浮游生物的组成与变化特点的研究. 王秋实,孙大江,赵春刚,马国军. 2011

[12]南沙海域(蜮)群落特征与季风、管水母关系分析. 王亮根,杜飞雁,李亚芳,宁加佳,谷阳光. 2016

[13]新型表层漂流浮标体设计分析. 王鹏,胡筱敏,熊学军. 2017

[14]公海柔鱼类资源丰度与海洋环境关系的研究. 唐峰华,崔雪森,樊伟,张胜茂,范秀梅. 2016

[15]丁字湾水文环境特征. 陈聚法,周诗赉,马绍赛. 1997

[16]南海中沙西沙海域海樽类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李亚芳,杜飞雁,王亮根,宁加佳,谷阳光. 2016

[17]北太平洋柔鱼渔获量与海洋环境关系的遥感学研究. 唐峰华,崔雪森,樊伟,沈建华,伍玉梅. 2011

[18]南沙海域虫戎群落特征与季风、管水母关系分析. 王亮根,杜飞雁,李亚芳,宁加佳,谷阳光. 2016

[19]波浪与渤海近岸海冰流固耦合特性的数值模拟. 房河宇,杨春忠,马慧敏,徐晓甫,刘长根. 2018

[20]从波浪到厄尔尼诺. 吴克俭,石永芳,张晓爽.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