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新品种在三亚市的引种栽培试验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冯素萍

作者: 冯素萍;张新友;黄冰燕;王凯森;武耀廷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花生;引种;性状;三亚地区

期刊名称: 琼州学院学报

ISSN: 1008-6722

年卷期: 2014 年 05 期

页码: 78-82

摘要: 海南作为花生的重要产地之一,引选优质高产新品种对花生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三亚市吉阳镇南繁基地进行,引选豫花11号、冀花4号、吉花02-5-1、Z41-3-2和Z59-3-2等5个花生品种进行引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豫花11号、冀花4号、吉花02-5-1和Z41-3-2等四个花生品种高产、多抗、综合性状表现优良,产量比对照分别高68.50%、72.43%、59.37%、81.48%,均达显著水平,适宜在三亚地区生长,可作为优良的花生新品种在三亚市推广应用.

分类号: S565.2

  • 相关文献

[1]晚稻引种初试试验报告. 黄文武,凌强青,农莉梅,黄淑媚. 2016

[2]优质梨品种在天津地区的表现. 王芝学,李树海,刘洪章. 2004

[3]几个陇椒品种在喀什温室的引种试验. 王浩,孙晓军,王强,李翠梅,李鹏发. 2011

[4]不同品种薰衣草在云南地区的生长适应性评价. 陆琳,王继华,杨少杰,周丽凤,李树发,王家德,赵春花,杨锦红. 2017

[5]云南地区薰衣草引种栽培技术. 陆琳,余娜,杨明珊,宋杰,解玮佳,彭绿春,李树发. 2015

[6]菜用大豆引种鉴定研究. 黄建成,李爱萍,郑开斌. 2007

[7]花生区组间杂种二代性状鉴定. 申馥玉,王传堂. 1992

[8]小麦-花生套作对花生光合色素、生长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郭峰,王才斌,李新国,徐平丽,万书波. 2008

[9]不同品种与不同穴播粒数对花生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韩守萍,崔凤高,刘洪春,韩廷锦,尹丽华. 2012

[10]基于DUS测试性状的花生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 豆丹丹,王德新,郭玉玺,郭新海,丁超明,孙建军. 2023

[11]不同类型果林间套播花生性状的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 于伯成,张智猛,刘恒德,李荣莲,肖英. 2014

[12]印度尼西亚东爪哇省适宜花生品种筛选. 吴正锋,孙全喜,张建成,单世华,刘俊华,沈浦,赵红军,王志武,王才斌,Daniel HALIM. 2019

[13]林下花生单粒精播最适密度研究. 田跃霞,白冬梅,权宝全,薛云云,王贵江. 2018

[14]林间套播条件下不同拥土方式对花生一些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于伯成,刘恒德,张智猛,李荣莲,肖英,张黎. 2014

[15]花生辐照变异新品系的选育. 姜德锋,王维华,乔利仙,隋炯明,赵林姝,王晶珊,刘录祥. 2017

[16]林间套播条件下不同拥土方式对花生生物学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于伯成,刘恒德,张智猛,李荣莲,肖英. 2015

[17]国外花生引种比较试验. 梁长东,温以斌,樊继伟,李荣花,杨和川,李冠喜,代慧敏. 2015

[18]国外花生种质资源引种鉴定及分类研究. 邹小云,邹晓芬,胡小荣,宋来强,张建模,李林. 2010

[19]阜蒙县高油酸花生品种引进、筛选与示范. 耿博武,王海新. 2019

[20]花生品种、栽培技术引种马拉维试验初报. 徐日荣,唐兆秀,吴潮生.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