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氮量对南方甜玉米钾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高磊
作者: 高磊;李余良;李高科;俞婷;李武;李春艳;卢文佳;胡建广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甜玉米;产量;施氮量;钾素利用率
期刊名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ISSN: 1008-505X
年卷期: 2018 年 24 卷 03 期
页码: 609-61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探明南方鲜食玉米区高产条件下施氮量对甜玉米钾素吸收利用及其转运规律的影响。【方法】选用国审甜玉米品种粤甜16为供试材料,设置7个施氮量处理(N 0、100、150、200、250、300、450 kg/hm~2),连续进行2年的大田试验(2015—2016年)。在雄穗开花期和乳熟收获期测定甜玉米植株及各器官干重、钾养分含量,研究分次施肥条件下,不同施氮量对甜玉米乳熟收获期植株体内的钾养分吸收积累与分配比例、钾收获指数和效率,以及对花后钾素同化积累和转运的影响。【结果】在2个生长季,施氮量均显著影响甜玉米植株体内的钾素吸收量。在低于N250水平时,不同施氮量处理之间的钾素吸收量差异主要是由单位面积干物质生产量不同和植株钾浓度不同所引起;在高于N250水平时,不同施氮量处理之间的钾素吸收量差异主要是由单位面积干物质生产量不同所引起。随着施氮量增加(0~450 kg/hm~2),地上部干物质生产量、钾素吸收量均呈现上升的趋势。在施氮量0~250 kg/hm~2之间,鲜穗产量、穗钾素含量、钾素收获指数随着施氮量增加呈现上升的趋势,在施氮量250~450 kg/hm~2之间,鲜穗产量、穗钾素含量呈现平稳略波动的趋势,钾素收获指数呈现下降的趋势;随着施氮量增加(0~450 kg/hm~2),生产单位鲜穗所需的钾素量呈现先下降后略微波动的趋势。当施氮量高于250 kg/hm~2时,植株对钾素的吸收积累量增加,但主要是茎鞘叶部分,穗部的吸收量并没有明显增加。施氮量显著影响花后根系同化吸收、茎鞘转运和叶片转运对穗的钾贡献,在一定范围内(低于N 250 kg/hm~2),增施氮肥可以提高茎鞘、叶片对穗钾的花后转运量,随着施氮量增大(高于250 kg/hm~2),茎鞘、叶片钾的转运量不再增加,在施N 250 kg/hm~2时,茎鞘、叶片的钾素转运量达到峰值,粤甜16的穗钾来自花后茎鞘转运、叶转运、花后氮同化的贡献率分别为34.1%、30.8%、35.1%。【结论】采用多次施肥,不同施氮量对甜玉米植株的钾素吸收积累的影响呈现阶段性差异;在N 250 kg/hm~2时,鲜穗产量和钾素的吸收利用率均较高,从而实现高产与养分高效利用的协调统一。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早稻稻草还田方式对晚稻产量及钾素吸收利用的短期效应. 聂军,廖育林,谢坚,鲁艳红,周兴. 2016
[2]施氮量、栽培密度对玉米浙甜7号产量的影响. 郭章贤,卢华兵,郭国锦. 2007
[3]莴苣施用窑灰钾肥效果研究. 刘枫. 1993
[4]不同种植密度对甜玉米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研究. 黄鼎程,王登伟,柳延涛,黄春燕. 2017
[5]甜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黄鼎程,王登伟,柳延涛,黄春燕. 2014
[6]桂北生态区超甜玉米新品种比较试验. . 2012
[7]甜玉米去留分蘖对产量及产值的影响. 鞠红艳,佟殿文,权永生,庄文君,刘盛虹,王东英,杜刚,方向前,赵洪祥. 2019
[8]氮、钾肥对甜玉米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王庆祥,姜艳超,吕桂兰. 2006
[9]鲜食甜玉米与鲜食大豆间作、套作的产量及主要性状变化. 包斐,王桂跃,卢德生. 2013
[10]叶面喷施硒肥对甜玉米籽粒富硒、重金属含量及产量的影响. 黄爱花,黄开健,彭楷,黄世欢,毕献灿,翟瑞宁,莫润秀,郑德波,邹成林,韦新兴,谭华. 2019
[11]早熟优质甜玉米一次性施肥技术试验. 包斐,谭禾平,韩海亮,赵福成. 2019
[12]鲜食甜玉米新品种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灰色关联度分析. 莫云锦,程芳丽,马全姿,侯定基,石志斯,陈辉云. 2019
[13]高秆大穗型鲜食甜玉米栽培密度和优化施肥研究. 胡春花,谢良商,曾建华,符传良,潘效忠. 2017
[14]甜玉米新优品种耐热性鉴定及耐热品种筛选. 卢文佳,李武,胡建广,李高科. 2021
[15]钾肥施用量对鲜食甜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赵福成,谭禾平,包斐,韩海亮,陆卫平,王桂跃. 2017
[16]分蘖和密度对甜玉米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吕桂华,徐秀红,卢华兵,郭国锦. 2011
[17]施氮量对甜玉米产量、品质和蔗糖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赵福成,景立权,闫发宝,陆大雷,王桂跃,陆卫平. 2013
[18]密度与行距对甜玉米超甜135产量的影响. 谭禾平,卢德生,赵福成,包斐,韩海亮,王桂跃. 2013
[19]鲜食型甜玉米品种比较试验. 王颢,张雪琴,展宗冰,李强,王子玉,王静,杨杰. 2016
[20]种植密度对甜玉米品种‘申科甜1号’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 王慧,孙萍东,戴惠学,吕桂华,陈艳萍,张美英,林金元,郑洪建.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灵芝菌株在拉萨种植适应性研究
作者:孙慧娟;高磊
关键词:灵芝;拉萨;农艺性状;活性成分
-
红肉软枣猕猴桃新品种‘金峰红’
作者:罗轩;陈庆红;张蕾;高磊;白福玺;叶丽霞;汪志;黄穷;彭珏
关键词:软枣猕猴桃;大果型;红肉;品种
-
东北酸菜发酵乳酸菌的筛选及评价
作者:赵玉娟;刘才子;高岩松;赵子健;高磊;杨舸;王超;李盛钰
关键词:东北酸菜;乳酸菌;筛选评价;理化特性;微生物多样性
-
红肉软枣猕猴桃新品种‘金红冠’
作者:罗轩;陈庆红;张蕾;高磊;白福玺;叶丽霞;汪志;彭珏
关键词:软枣猕猴桃;红肉;品种
-
马铃薯StSuSy4基因转录调控因子的筛选及互作验证
作者:魏京;杨梅宏;施豪;俞婷;黄丹丹;迟绍轶;高冬丽;朱炎辉
关键词:马铃薯;淀粉合成;StSuSy4;转录调控;酵母单杂交;StBBX25
-
奶牛妊娠中后期胎盘mRNA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作者:吕占民;卢春霞;高磊;刘长彬
关键词:mRNA;妊娠;差异表达基因;转录组;奶牛
-
1986-2022年河南省夏棉品种遗传改良成效
作者:李武;薄晓培;赵付安;吕淑平;聂利红;王红卫;杨晓杰
关键词:夏棉品种;遗传改良;产量;品质;抗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