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的一个VA菌根真菌新种:三红盾巨孢囊霉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潘幸来

作者: 潘幸来;张贵云;王永杰;吴慎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黄土高原;VAM;三红盾巨孢囊霉

期刊名称: 菌物系统

ISSN: 1007-3515

年卷期: 1997 年 16 卷 03 期

页码: 169-17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在黄土高原中条山区发现一个盾巨孢囊霉属新种,其孢子无色透明,但球茎状连孢菌丝、芽盾及发芽菌丝均呈明显的红棕色,故命名为三红盾巨孢囊霉ScutellosporatrirubiginopaX.L.Pan&GYZhang近似种S.gilmoreiWalker&Sanders(1986)和S.scutataWalker&Diederichs(1989),在许多方面均不同于此新种。标本藏于山西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

分类号: Q949.32

  • 相关文献

[1]黄土高原的一个VA霉根真菌新种:三红盾巨孢囊霉. 潘幸来,张贵云. 1997

[2]黄土高原的VA菌根真菌Ⅳ.. 潘幸来,张贵云,王永杰,吴慎杰. 1997

[3]棉豆瓜菜玉米等接种VA菌根真菌的生长反应. 潘幸来,Sherwin Lopez,Dacid C.Coleman. 1993

[4]黄土高原地区苹果乔砧郁闭园改造技术规程. 李丙智,张满让,王春良,查养良,李新建. 2012

[5]黄土高原围封与自然放牧草地碳交换特征. 沈晓坤,刘明惠,张燕堃,张徐,傅华. 2014

[6]黄土高原半湿润区苜蓿草地土壤干层形成及氮素消耗研究. 万素梅,贾志宽,王勇,韩清芳. 2008

[7]黄土高原北部农牧交错带的生态问题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马治国,郑大玮,段玉,妥德宝,陈正新. 2004

[8]优良地被植物-唐古特获的生态特性及栽培. 尹卫. 2006

[9]黄土高原北部农牧交错带提高庭院集雨经济转化利用效率的技术途径分析. 马治国,郑大玮,段玉,潘学标,李少斌. 2006

[10]黄土高原3种建群种植物枯落物对苜蓿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 袁航,侯扶江. 2010

[11]河北杨扦插繁殖技术. 王志涛. 2004

[12]陕北黄土高原陡坡耕地土壤侵蚀变异的空间格局. 陈世宝,韦东普,夏侯国风,李勇,何忠俊. 2001

[13]黄土高原生态退化与恢复. 袁晓波,尚振艳,牛得草,傅华. 2015

[14]黄土高原苜蓿生长年限对草地N_2O释放通量的影响. 李渊,王涛,沈禹颖. 2015

[15]黄土高原4种豆科牧草生产性能及根系发育特征. 张建全,张吉宇,王彦荣,李竣成. 2013

[16]黄土高原模拟轮牧对高糖黑麦草生产性能的影响. 杨天辉,成慧,Eun Joong Kim,常生华,张瑜,莫本田,侯扶江. 2015

[17]黄土高原农牧交错带苜蓿草地固沙效果观察——环县试验报告. 敬永方,张富忠,常生华. 2003

[18]氮素添加对黄土高原典型草原长芒草光合特性的影响. 韩炳宏,尚振艳,袁晓波,安卓,文海燕,李金博,傅华,牛得草. 2016

[19]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还草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初探. 朱丹,张自和,刘华. 2007

[20]论西部大开发中黄土高原的国土整治问题. 张志力. 200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