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结直肠息肉1351例的临床特征及内镜下治疗效果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波

作者: 刘波;张慧华;张慧晖;方浩然;胡华建;李中跃

作者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消化科/儿童发育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儿童发育重大疾病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儿科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结直肠息肉;幼年性息肉;便血;儿童

期刊名称: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ISSN: 1008-8830

年卷期: 2022 年 24 卷 004 期

页码: 354-35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儿童结直肠息肉的临床特征及内镜下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8年收治的经结肠镜检查并治疗的结直肠息肉1351例患儿的临床特征和内镜下治疗的方式和效果.结果 1351例患儿中,男性多见(893,66.10%),高发年龄2~<7岁(981,72.61%),临床表现以便血(1307,96.74%)为主;89.27%(1206/1351)为单发息肉,95.77%(1290/1347)为幼年性息肉.息肉均采用热活检钳电灼烧(6例)或圈套器套扎后通过高频电切电凝(1345例)的方式切除.共切除息肉1758枚,其中有蒂息肉占90.61%(1593/1758),直径<2 cm的息肉占76.73%(1349/1758).术后并发症:出血51例(3.77%),呕吐87例(6.44%),腹痛14例(1.04%),发热39例(2.89%),无一例穿孔.年龄<3岁患儿术后出血和发热的发生率高(P<0.0125);单发息肉直径≥2 cm患儿术后出血、呕吐、发热的发生率高(P<0.05).结论 儿童结直肠息肉以单发、有蒂、幼年性息肉为主.采用热活检钳电灼烧或圈套器套扎后高频电切电凝的方式能有效切除儿童结直肠息肉,效果好,并发症少.患儿年龄越小、息肉直径越大,术后出血风险越高.

分类号: R726.5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