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品质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雷加容

作者: 余敖;任勇;李生荣;周强;陶军;欧俊梅;杜小英;何员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品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

期刊名称: 大麦与谷类科学

ISSN: 1673-6486

年卷期: 2015 年 02 期

页码: 45-48

摘要: 我们在大田生产中抽取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培育的16个小麦品种样品,进行品质分析,并对其中9个品种的品质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这9个品种品质性状在品种材料间差异显著,变异丰富。相关分析显示,14对品质性状间差异显著或极显著。主成分分析表明4个主成分的累计百分率达87.73%,其中蛋白质因子的百分率最高(51.94%),其次湿面筋的百分率为16.98%。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小麦抗倒性评价方法的比较分析. 胡卫国,张玉娥,赵虹,王西成,曹廷杰,曹颖妮,陈渝,杨剑. 2018

[2]酸角品质评价指标的选择. 刘海刚,段曰汤,何璐,仲金楠,马开华,沙毓沧. 2011

[3]小麦品质性状与面制食品加工特性相关性研究. 芦静,张新忠,吴新元,黄天荣. 2002

[4]长江中下游地区小麦品种籽粒和面条品质分析. 吴豪,黄园园,汪辉,周玉,沈家成,张璨,丁锦锋,邹娟,马尚宇,郭文善,郑文寅,姚大年. 2019

[5]二棱大麦数量性状的多元遗传分析. 刘志萍,张凤英,包海柱. 2009

[6]贵州省东部杂交玉米区试分析与评价. 英敏,王金洪. 2010

[7]黑龙江省不同积温带水稻产量构成因素主成分分析. 肖佳雷,王俊河,冯延江,王麒,曾宪楠,孙宇,宋春艳,王洪华,李玉清,孙广辉. 2010

[8]中国杂交稻在马达加斯加产量成因性状分析. 蔡海亚,刘国湘,游艾青,徐得泽,周雷,符友知,张兴中,焦春海. 2016

[9]太湖地区香稻品种稻米品质性状相关和聚类分析. 陈培峰,王建平,黄健,朱勇良,乔中英,黄萌. 2013

[10]谷子主要农艺性状分析. 李晓宇,王昆鹏,刘迎春,张一波. 2015

[11]鲜食大豆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 王学军,郝德荣,顾国华,汪凯华,缪亚梅. 2008

[12]甘蓝型油菜主要农艺性状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 倪正斌,王陈燕,孙雪辉,吴昌庚,孙红芹,万林生,严国红. 2018

[13]普通杏(Prunus armeniaca)种质资源数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赵海娟,刘威生,刘宁,张玉萍,章秋平,刘硕. 2014

[14]鲜食蚕豆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 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 缪亚梅,王学军,陈满峰,汪凯华. 2010

[15]广西新育成的常规籼稻品种的稻米品质分析. . 2012

[16]葫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王永行,白立华,单飞彪,杜瑞霞,郭宏强,杨钦方,刘春晖. 2018

[17]甜荞主要农艺性状分析. 刘迎春,丁素荣,魏云山,张晓荣,生国利,张洪涛. 2014

[18]甘蓝型油菜DH系产量及产量相关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塔娜,王灏,陈文杰,田建华,穆建新,关周博,赵小萍,罗斌,栗茂腾,梁五生. 2015

[19]西藏苦荞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分析. 高金锋,张慧成,高小丽,卓嘎,柴岩,李瑞国,冯佰利. 2008

[20]牙鲆不同家系早期形态性状差异比较. 刘永新,刘海金.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