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口及其邻近水域鱼类生态类群组成及其季节变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娇

作者: 王娇;张崇良;薛莹;任一平;王小林;徐宾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鱼类;生态类群;季节变化;黄河口

期刊名称: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SN: 1672-5174

年卷期: 2019 年 04 期

页码: 41-5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根据2013—2014年在黄河口及邻近水域进行的7个航次的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数据,采用聚类分析和非度量多维标度排序等方法,研究了目前该水域生态环境条件下鱼类生态类群组成及其季节变化。研究表明,本次调查共捕获鱼类51种,隶属硬骨鱼纲10目27科43属;其中定居性鱼类30种,洄游性鱼类17种,河口性4种;暖温种30种,暖水种15种,冷温种6种。暖温种和定居种种数和平均网获量在各季节中均占绝对优势。春季鱼类27种,其中暖温种15种,定居性种类19种;夏季鱼类34种,暖温种和定居性种类分别为20和12种;秋季鱼类30种,暖温种和暖水种分别为16和14种,定居性种类18种;冬季鱼类15种,暖温种11种,暖水种2种,定居性种类12种。暖温性鱼类、洄游性鱼类平均网获量均在夏季最高。聚类分析和非度量多维标度排序分析表明,可将16种主要鱼类划分为A~D共4个种类群。A、B类群夏秋季在黄河口水域分布广泛,数量和质量上均占优势,该类群多为洄游性种类;C类群主要由定居种组成,各季节均有分布,春季和夏季分布较广,该类群已适应黄河口多变的环境;D类群主要为河口性鱼类,冬季较多。4个种类群平均网获量较高的站位主要集中在河口区。黄河口水域鱼类生态类群组成及其季节变化可能主要与水域温度变化、营养盐分布和鱼类洄游等有关。

分类号: S931.1

  • 相关文献

[1]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潮间带鱼类群落结构. 杨刚,洪巧巧,张涛,侯俊利,智玉龙,庄平,章龙珍. 2012

[2]吕泗渔场沿岸海域春夏季鱼类生态类群. 徐捷,孙岳,徐兆礼. 2014

[3]福建中部近海鱼类生态类群的季节变化. 管伟,徐兆礼,严太亮. 2017

[4]长江口东滩湿地芦苇和海三棱藨草生境下的鱼类种类组成和数量的月变化. 张衡,陈渊戈,叶锦玉,靳少非,张胜茂,康伟,阮超,吴祖立. 2017

[5]三峡库区汉丰湖鱼类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 王敏,朱峰跃,刘绍平,段辛斌,陈大庆. 2017

[6]黄海鱼类功能群及其对浮游动物捕食的季节变化. 张波,金显仕. 2010

[7]珠江口鱼类组成分析. 李永振,陈国宝,孙典荣. 2000

[8]苏北浅滩南部海域鱼类资源密度季节变化特征. 徐捷,王晨,徐兆礼,陈佳杰. 2014

[9]珠江口浅海8种经济鱼类的食性研究. 余景,赵漫,陈丕茂,张月平. 2016

[10]上升流和水团对浙江中部近海浮游动物生态类群分布的影响. 孙鲁峰,柯昶,徐兆礼,阙江龙,田丰歌. 2013

[11]海州湾鱼类生态类群的研究. 隋昊志,薛莹,任一平,邹易阳,于磊. 2017

[12]东海近岸海域浮游动物群落时空分布. 杨杰青,全为民,史赟荣,王云龙. 2018

[13]兴化湾和闽江口海域春夏季鱼类区系特征. 徐兆礼. 2011

[14]滁河襄河口至马汊河段冬春季鱼类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 王银平,刘思磊,杨彦平,胡敏琦,刘燕,刘凯. 2021

[15]长江近口段近岸段鱼类群落多样性现状. 田佳丽,王银平,李佩杰,代培,刘思磊,胡敏琦,刘凯. 2021

[16]南海北部陆架区虾蛄类的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 黄梓荣,张汉华. 2009

[17]东海海樽类生态类群统计分析. 徐兆礼,孙军,林茂. 2008

[18]三沙湾浮游动物生态类群演替特征. 徐佳奕,徐兆礼. 2013

[19]瓯江口夏、秋季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及其多样性. 高倩,徐兆礼. 2009

[20]长江近口靖江段近岸鱼类群落多样性. 朱宗波,王银平,蔺丹清,刘思磊,李佩杰,刘凯.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