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隐性乳房炎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艳
作者: 张艳;冯万宇;徐馨;薛沾枚;刘雪松;张备;李平;吴宪;陈亮;史同瑞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乳房炎;体细胞数;酶学;炎性蛋白;PCR
期刊名称: 中国奶牛
ISSN: 1004-4264
年卷期: 2022 年 007 期
页码: 20-23
摘要: 乳房炎是造成奶牛养殖业经济损失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导致奶牛乳房炎的病因很多,即使进行了适当的干奶期护理和提供了良好的饲养环境,仍然会有5%左右的奶牛患乳房炎,患病后不仅影响乳汁品质,严重的还可导致奶牛乳腺的器质性损伤.临床型奶牛乳房炎一旦发生,奶牛大概率会被淘汰,所以,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早期诊断尤为重要.本文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诊断方法进行综述,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
分类号: S858.23
- 相关文献
[1]2018年天津市原料奶细菌总数、体细胞数及奶牛乳房炎病原菌、耐药基因调研报告. 刘景喜,张进,芦娜,李爱琴,彭传文,郝东升,周娟,陈龙宾,刘壮. 2020
[2]奶牛乳房炎研究进展. 高树新,许尚忠,李金泉,马云,王国斌. 2004
[3]牛TLR4基因的遗传多态性与乳房炎的关联分析. 王兴平,许尚忠,马腾壑,高雪,任红艳,陈金宝. 2007
[4]奶牛TLR4基因的多态性与乳房炎的相关性研究(英文). 王兴平,许尚忠,高雪,任红艳,陈金宝. 2007
[5]奶牛左右乳区温度温差作为隐性乳房炎检测指标的可行性研究. 杨春合,顾宪红,曹正辉,张校军,郝月,刘云祥,申磊,章玉涛. 2015
[6]应用DHI对某奶牛场奶牛生产性能的综合分析. 兰亚莉,徐照学,肖红卫,周木青. 2011
[7]利用一般线性模型分析奶牛乳房炎的影响因素. 高树新,许尚忠,李金泉,高雪,任红艳,陈金宝,马云. 2006
[8]检测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菌的多重PCR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张善瑞,王长法,高运东,杨少华,仲跻峰,赵宏坤. 2008
[9]16S-23S rDNA间隔区在奶牛乳房炎诊断中的应用. 曹随忠,杜立新,赵兴绪. 2005
[10]PCR诊断技术用于奶牛乳房炎病原菌快速检测的研究进展. 王丹,杨峰,李新圃,罗金印,张哲,刘龙海,张亚茹,张莉莉,李宏胜. 2017
[11]16S-23SrDNA间隔区在奶牛乳房炎诊断中的应用. 曹随忠,杜立新,赵兴绪. 2005
[12]异养硝化作用酶学研究进展. 宋琴,许雷. 2008
[13]奶牛隐性乳腺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和体细胞数及酶的相关性研究. 马保臣,秦卓明,李建基,王春璈,柴同杰. 2006
[14]半胱胺盐酸盐对泌乳奶牛血液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刘威,李发弟,赵圃毅,张鹏,于青,王加启,卜登攀. 2015
[15]2019年呼伦贝尔地区奶牛产奶量及质量指标不同月份变化分析. 郭晨阳,王丽芳,宋洁. 2021
[16]奶牛不同乳区体细胞数测定结果分析. 孙峰,毋状元,王德萍,郑新宝,陆东林. 2010
[17]中国荷斯坦牛乳中体细胞数变化规律的研究. 李建斌,孙少华,田雨泽. 2006
[18]新疆褐牛与荷斯坦牛隐性乳房炎与体细胞数、病原菌种类的比较. 张雪梅,刘明军,谭立新,张宁,玛依拉. 2009
[19]功能性饲料苦豆渣对泌乳奶牛乳营养成分及乳体细胞数的影响研究. 尤美云,刘建平,连海飞. 2017
[20]虫草类真菌饲料添加剂对奶牛生产性能和肠道完整性的影响. 王轶群,李淦,郭江鹏,温富勇,王占彬,顾宪红.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畜禽归芪益母汤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刘雪松;张艳;薛沾枚;孟维珊;陈曦;王爽;杨旭东;罗天瑶;姚爽;张国华;钟鹏
关键词:畜禽归芪益母汤;生长性能;免疫性能;抗氧化;调节菌群
-
肉桂醛的生物活性及其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
作者:张建胜;朱元芳;郭立宏;贾斌;南景东;陈国旺;郝彩虹;张备;王丽坤;张军
关键词:肉桂醛;家禽养殖;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
244份春小麦苗期抗旱性的鉴定
作者:周全;路秋梅;赵张晨;武宸冉;符笑歌;赵玉娇;韩勇;蔺怀龙;陈微林;牟丽明;李兴茂;王长海;胡银岗;陈亮
关键词:春小麦;苗期;抗旱性;综合抗旱系数
-
鸡呼吸产热代谢的研究
作者:张建建;李平;蒋守群;王丽;杨雪芬;张赛
关键词:呼吸商;产热量;呼吸测热;开放回流呼吸测热装置
-
基于体外仿生酶水解物能值和化学成分预测谷物饲料原料的鸡代谢能值
作者:李凯;白国松;滕春然;马腾;钟儒清;陈亮;张宏福
关键词:鸡;代谢能;酶水解物能值;预测模型;谷物
-
水分与不同覆盖材料耦合对青贮玉米产量和营养成分的影响
作者:宋淑珍;李平;柴尔政;张真荣
关键词:水分;覆膜材料;玉米产量;营养成分
-
饲用高粱利用关键技术及效果评价
作者:王佳;钟鹏;姚爽;李旭业;吴宪;金永顺;朱中华;徐婷婷;王宇
关键词:饲用;高粱;种植要点;关键技术;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