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油酸和亚油酸含量的遗传模式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黄冰艳

作者: 黄冰艳;张新友;苗利娟;刘华;秦利;徐静;张忠信;汤丰收;董文召;韩锁义;刘志勇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花生;油酸含量;亚油酸含量;遗传模型;主基因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12 年 45 卷 04 期

页码: 617-62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利用F2遗传群体分析油酸和亚油酸含量的遗传模式,为高油酸种质的利用奠定基础。【方法】利用高油酸亲本wt08-0932和wt08-0934与普通(低)油酸含量品种配制杂交组合,建立不同杂交组合的遗传模型,并进行遗传参数估计,明确控制油酸性状的主基因个数、加性或显性效应值、遗传力等。【结果】获得控制油酸和亚油酸性状遗传的2对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遗传模型,油酸和亚油酸性状的2对主基因遗传力分别为66%—89%和70%—85%,并存在多基因效应。控制油酸含量的2个主基因显性效应值均为负值,控制亚油酸含量的2个主基因的显性效应值均为正值。【结论】花生的油酸和亚油酸性状分别由2对主基因控制,同时存在基因互作及多基因效应。第一对主基因的加性和显性效应均大于第二对主基因。2对主基因同时变异形成高油酸性状;2对主基因之间的加性和显性效应的差异导致在1对主基因变异时形成中低油酸含量和中高油酸含量的性状表现。

分类号: S565.2

  • 相关文献

[1]河南省花生地方资源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分析及育种利用策略. 黄冰艳,张新友,董文召,臧秀旺,苗利娟,刘华,高伟,韩锁义,汤丰收. 2012

[2]花生ahFAD2A等位基因表达变异与种子油酸积累关系. 黄冰艳,张新友,苗利娟,高伟,韩锁义,董文召,汤丰收,刘志勇. 2012

[3]小麦雌性育性遗传的分离分析. 窦秉德,徐海风,侯北伟,张新玲,王芳,刘福霞,杨晋彬,杨文杰. 2009

[4]陆地棉现蕾期和开花期性状的遗传分析. 冯常辉,张友昌,王孝刚,张教海,夏松波,韩光明,别墅,秦鸿德. 2020

[5]普通烟草栽培种内株高性状主基因加多基因遗传分析. 王日新,任民,张兴伟,常爱霞,贾兴华,姜自斌. 2009

[6]黄瓜霜霉病和白粉病抗性遗传分析. 张素勤,顾兴芳,张圣平. 2007

[7]大豆对SMVSC-3株系的抗性遗传和QTL分析. 郭丹丹,陈海峰,杨中路,单志慧,朱晓玲,陈水莲,周新安,周蓉. 2012

[8]ahFAD2基因在江苏地方花生品种中的分布及其与油酸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孙东雷,卞能飞,徐泽俊,齐玉军,邢兴华,王晓军. 2017

[9]16份花生品种(系)油酸含量及FAD2基因型鉴定. 王菲菲,张胜忠,胡晓辉,苗华荣,许林英,吴兰荣,李春娟,陈静. 2022

[10]便携式高油酸花生鉴定仪的研制. 淮东欣,吴洁,薛晓梦,刘芳,胡美玲,晏立英,陈玉宁,王欣,康彦平,王志慧,刘念,姜慧芳,雷永,廖伯寿. 2021

[11]河南省龙生型花生农家品种农艺及品质性状的遗传分化. 黄冰艳,张新友,苗利娟,董文召,高伟,臧秀旺,汤丰收. 2012

[12]ahFAD2A等位基因在中国花生小核心种质中的分布及其与种子油酸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雷永,姜慧芳,文奇根,黄家权,晏立英,廖伯寿. 2010

[13]花生抗黄曲霉侵染主微效基因分析. 周桂元,梁炫强. 2002

[14]不同环境条件下花生产量相关农艺性状的遗传分析. 王晓帅,梁明磊,胡长敏,王嵩,倪皖莉,江建华. 2016

[15]花生籽仁蔗糖含量遗传模型分析. 郅晨阳,薛晓梦,吴洁,李雄才,王瑾,晏立英,王欣,陈玉宁,康彦平,王志慧,淮东欣,洪彦彬,姜慧芳,雷永,廖伯寿. 2024

[16]高亚油酸玉米新组合生长发育特性及亚油酸含量. 刘晓飞,崔小平,孙宝林,胡继超,王卫军. 2019

[17]橘林油脂酵母整合型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产γ-亚麻酸的研究. 王萍,张银波,胡小加,江木兰. 2008

[18]不同播期对油葵农艺性状及品质的影响. 汪磊,谭美莲,王玲,严兴初,雷中华,汪魏,李玉骁. 2024

[19]基于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挖掘甘蓝型油菜油酸含量QTL与SNP分子标记. 李敏,方正,陈俊锟,梁龙兵,向阳. 2024

[20]大豆油酸含量相关QTL间的上位效应和QE互作效应. 苗兴芬,李灿东,郑殿峰,蒋洪蔚,刘春燕,辛大伟,陈庆山,胡国华.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