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恢复系遗传改良策略和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卢庆善
作者: 卢庆善;邹剑秋;朱凯;张志鹏;柯福来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高粱;恢复系;遗传改良;策略和进展
期刊名称: 辽宁农业科学
ISSN: 1002-1728
年卷期: 2011 年 02 期
页码: 38-42
摘要: 高粱高产杂交种要有优良恢复系与不育系组配而成。优良恢复系具有恢复能力强、配合力高、雄性器官发达、花粉量大、上好的农艺性状和抗性性状。恢复系的遗传改良从地方品种筛选逐步升级为杂交选育和诱变选育。选育的类型包括恢复不同不育细胞质的恢复系以及高产型、饲用型、甜秆型、微量营养素含量高型、耐酸碱土型恢复系等。恢复系的育性恢复遗传因不育细胞质不同而有差异,有的由1个基因控制,有的由2、3或4个基因控制。恢复系在地理和分类学上表现出遗传多样性。
分类号: S514
- 相关文献
[1]高粱恢复系黑恢1的选育及利用研究. 柳青山,李团银,侯爱斌,纽晓笑,黄毓红. 2002
[2]利用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技术选育高粱恢复系“011”的研究. 林凤,王学英,石太渊,周邵东. 2006
[3]高粱恢复系晋粱5号的选育及其系谱分析. 牛天堂,侯荷亭. 1990
[4]高粱的杂种优势与同工酶. 张维强,张纯慎,唐秀芝,李兴桥,苏益民. 1981
[5]43份高粱恢复系农艺性状鉴定及评价. 赵文博,柳青山,张一中,范昕琦,周福平,张晓娟,杨慧勇,梁笃,郭琦. 2017
[6]特矮秆早熟高粱恢复系吉R109的选育与应用. 杨微,梁军,高悦,侯佳明,赵德,李捷,栾天浩,李继洪,高士杰. 2020
[7]我国高粱两大主干恢复系晋粱5号和晋辐1号的选育及利用. 侯荷亭,侯旭东,何策熙,牛天堂. 2000
[8]高粱骨干恢复系体细胞变异系的筛选与应用. 王良群,王呈祥,白志良,郑丽萍,赵威军. 2004
[9]高粱主干恢复系主要农艺经济性状配合力分析. 吕鑫,张福耀,平俊爱,杜志宏,李慧明. 2010
[10]高粱雄性不育系与恢复系在育种和生产中的应用. 程庆军,张福耀,平俊爱,杜志宏,王立新. 2001
[11]高粱优良恢复系吉R105的选育与利用. 高士杰,李继洪,李伟. 2009
[12]强势高粱恢复系南133的创制与应用. 阎鸿雁,周紫阳,胡国宏,李光华,王江洪,马英惠. 2007
[13]高粱长穗型恢复系吉R107的选育与应用. 陈冰嬬,李继洪,高士杰,王阳,马英慧. 2011
[14]新选高梁亲本系的配合力分析. 闫凤霞,梁笃,段冰,郭琦,张晓英,李团银. 2011
[15]高粱恢复系吉R5062的选育与应用. 高明超,陈冰嬬,李继洪,高士杰. 2015
[16]群体改良法新育成高粱雄性不育系的配合力分析. 王艳秋,卢峰,邹剑秋,段有厚. 2009
[17]黑龙江省高粱三系材料对丝黑穗病抗性的研究. 王黎明,阴秀卿,孙振东. 1996
[18]群体改良法新育成高梁雄性不育系的配合力分析. 王艳秋,卢峰,邹剑秋,段有厚. 2009
[19]高粱亲本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和特殊配合力的关系. 侯荷亭,壮志宏,赵根弟. 1995
[20]新选高粱亲本系的配合力分析. 闫凤霞,梁笃,段冰,郭琦,张晓英,李团银.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水肥一体化技术对高粱光合特性及产量的调节效应研究
作者:张志鹏;张飞;吴晗;陈柏志;朱凯;王艳秋
关键词:高粱;水肥一体化;光合特性;产量;调节
-
不同品种菜薹游离氨基酸组成分析及综合评价
作者:朱凯;丁茁荑;吴艺飞;刘志全;段晓铨;张竹青;陈文超;廖卢艳;周晓波
关键词:菜薹;游离氨基酸;高效液相色谱法;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
耐密型机械化优质饲用高粱杂交种辽杂69的选育与栽培研究
作者:王艳秋;张旷野;张飞;王佳旭;杨琳琳;陈柏志;赵泽阳;张志鹏
关键词:饲用高粱;选育;栽培;耐密型;机械化;优质
-
不同生态区高粱食用品质特性分析
作者:段有厚;柯福来;卢峰
关键词:生态区;高粱;食用;加工品质;出米率
-
藜麦CqCHS1基因的克隆及胁迫下表达分析
作者:尹航;陈紫岩;张豪杰;魏杰;林参;张志鹏;吴传万
关键词:藜麦;查尔酮合酶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表达分析
-
减氮增施DMPP对高粱氮素吸收与利用的影响
作者:王佳旭;张飞;张旷野;柯福来;王艳秋;卢峰;朱凯
关键词:高粱;氮肥减施;硝化抑制剂;干物质;氮素利用率
-
高粱优质多抗糯质雄性不育系LA34的创制与应用
作者:王艳秋;张飞;朱凯
关键词:糯高粱;雄性不育系;LA34;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