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乡野生稻抗褐飞虱QTL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黄得润

作者: 黄得润;陈洁;赖凤香;刘光杰;庄杰云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东乡野生稻;褐飞虱;生物型;数量性状座位

期刊名称: 作物学报

ISSN: 0496-3490

年卷期: 2012 年 38 卷 02 期

页码: 210-21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野生稻是水稻抗褐飞虱基因的重要种质资源。应用东乡野生稻与栽培稻协青早B构建的2套材料,开展水稻抗褐飞虱基因鉴定研究。先以协青早B//协青早B/东乡野生稻BC1F5群体为材料,应用褐飞虱田间种群进行抗虫鉴定,检测到2个抗褐飞虱QTL,其中,qBph2位于水稻第2染色体RM29-RG157区间,东乡野生稻等位基因可降低死苗率22.2%;qBph7位于第7染色体RM11-RM234区间,东乡野生稻等位基因可降低死苗率43.7%。进一步以协青早B为轮回亲本,构建了BC3F3群体,应用褐飞虱生物型I、II和III进行抗虫鉴定,QTL分析表明qBph2抗褐飞虱生物型I和II,qBph7抗褐飞虱生物型I和III。这2个QTL对培育抗褐飞虱水稻品种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分类号: S511.9

  • 相关文献

[1]协青早B//协青早B/东乡野生稻BC_1F_5群体产量性状QTL分析. 黄得润,陈洁,侯丽娟,樊叶杨,庄杰云. 2008

[2]东乡野生稻抗褐飞虱QTL分析与验证. 黄得润,陈洁,樊叶杨,庄杰云. 2010

[3]江西东乡野生稻对褐飞虱的抗性鉴定初报. 黄水金,秦文婧,涂雪琴. 2012

[4]水稻对褐飞虱抗性鉴定的比较研究. 李树娟,李容柏. 2010

[5]水稻抗褐飞虱基因研究进展. 胡亮,杜波. 2011

[6]水稻抗虫品种对褐飞虱不同生物型若虫生长发育及翅型分化的影响. 韦素美,黄所生,罗善昱,李青. 2003

[7]抗Ⅱ型褐飞虱水稻品种对田间褐飞虱生物型结构的影响. 覃丽莎,吴碧球,李成,黄芊,凌炎,黄凤宽,龙丽萍,黄所生. 2020

[8]水稻抗褐飞虱育种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邓飞,倪深,朱旭东. 2011

[9]水稻品种对褐飞虱不同生物型抗性的HPLC分析. 黄凤宽,童晓立,庞雄飞. 2005

[10]褐飞虱生物型研究中几个问题的商榷. 顾正远,张存政,刘贤进,肖英方. 2001

[11]光照强度和施氮量对水稻品种抗褐飞虱不同生物型的影响. 黄凤宽,韦素美,黄所生. 2004

[12]水稻抗褐飞虱遗传和育种研究进展. 陈红萍,邓伟,付英,管珊红,郭双义,罗世友,胡兰香,王记林. 2013

[13]不同致害性褐飞虱种群的DNA多态性研究. 傅强,王桂荣,赖凤香,张志涛. 2004

[14]田间发生与室内驯化的褐飞虱生物型2的特性比较. 吕仲贤,俞晓平,陈建明,郑许松,徐红星,张志涛. 2002

[15]褐飞虱生物型监测及抗药性初析. 张存政,刘贤进,顾正远,王冬兰,于向阳,黄丰. 2002

[16]褐飞虱若干地理种群的主要为害特性研究. 俞晓平,巫国瑞,张志涛. 1991

[17]褐飞虱生物型监测及抗药性分析. 张存政,黄丰. 2002

[18]不同生物型褐飞虱的取食和产卵行为. 吕仲贤,俞晓平,谢忠平,陈建明,郑许松. 1999

[19]水稻品种抗褐飞虱不同生物型的稳定性. 黄凤宽,黄所生,龙丽萍,韦素美. 2009

[20]褐飞虱两种生物型体内能源物质及有关酶类的比较. 肖英方,张存政,顾正远,刘贤进. 200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