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的组成变异与动态预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苏前富

作者: 苏前富;宋淑云;王巍巍;张伟;李红;隋晶;晋齐鸣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大斑病菌;变异频率;吉林省

期刊名称: 玉米科学

ISSN: 1005-0906

年卷期: 2008 年 16 卷 06 期

页码: 123-12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通过1套鉴别寄主对2006~2007年采自吉林省7个地区100份玉米大斑病病菌分离物的致病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共鉴定出15个类型的生理小种:0、1、2、3、12、13、1N、23、2N、3N、12N、13N、123N、123、23N;吉林省玉米大斑病菌的小种组成十分复杂,在中晚熟玉米产区已没有明确优势小种的存在;1号生理小种虽然是主要小种类群,但所占比例仅为18%,并且出现了能够克服4个抗性基因的强毒力小种。不同玉米熟区的大斑病生理小种的分布与种间变异频率也趋于复杂。

分类号: S435.131

  • 相关文献

[1]近20年中国部分地区鸡源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HA基因遗传演化及其变异频率. 孟芳,徐怀英,张伟,黄迪海,张再辉,刘霞,常维山,秦卓明. 2016

[2]~(60)Co-γ射线在水稻花培育种中的效果. 向跃武,张安中,周贤明. 2000

[3]不同航天器搭载对籼稻诱变效果的比较. 马良勇,季芝娟,曾宇翔,杨长登,李西明. 2011

[4]玉米大斑病菌ATMT突变体库的构建及其分析. 王梅娟,李坡,吴敏,范永山,谷守芹,董金皋. 2012

[5]玉米大斑病菌Stgb-1基因正反义表达载体的构建与功能初探. 郝志敏,李丽花,李志勇,韩建民,陆晴,佟文跃,董金皋. 2010

[6]玉米大斑病菌钙/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CaMK)基因家族的鉴定与表达模式分析. 吴迪,赵梓彤,李志勇,杨峥,檀迎会. 2015

[7]玉米大斑病菌转录因子StSte12的活性及其对酵母生长的功能互补分析. 吴敏,谷守芹,李坡,王梅娟,张长志,范永山,韩建民,董金皋. 2012

[8]磷脂酶C特异性抑制剂U-73122对玉米大斑病菌分生孢子萌发及毒素活性的影响. 郝志敏,郝杰,李志勇,董金皋. 2010

[9]玉米大斑病菌有性杂交后代的交配型与寄生适合度分化. 郭丽媛,贾慧,曹志艳,谷守芹,孙淑琴,董金皋. 2013

[10]玉米内生芽胞杆菌的抗菌活性物质及其拮抗玉米大斑病菌机理的初步研究. 候美玲,辛媛媛,郝志敏,曹志艳,申珅,张韶茹,董金皋. 2012

[11]福建省玉米大斑病菌ISSR-PCR反应体系的优化和引物的筛选. 代玉立,甘林,阮宏椿,杨静民,石妞妞,杜宜新,陈福如,杨秀娟. 2019

[12]玉米大斑病菌GATA转录因子家族全基因组鉴定及其表达的初步分析. 刘星晨,冯胜泽,李学然,巩校东,李志勇,谷守芹,董金皋. 2017

[13]玉米大斑病菌和小斑病菌交配型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代玉立,甘林,滕振勇,杨静民,祁月月,石妞妞,陈福如,杨秀娟. 2020

[14]玉米大斑病菌STK2的基因组定位、蛋白质结构预测及其表达. 巩校东,范钰,李坡,杨阳,张长志,田兰,张晓玉,范永山,韩建民,谷守芹,董金皋. 2013

[15]甘肃玉米大斑病菌对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监测分析. 杨凤珍,郭建国,杜蕙,王春明,郭成,金社林,王生荣. 2016

[16]河北省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组成研究. 纪莉景,栗秋生,王连生,李聪聪,孔令晓. 2013

[17]甘肃省玉米大斑病菌对丙环唑和腈菌唑敏感性评价. 郭建国,杨凤珍,杜蕙,金社林,张新瑞. 2019

[18]中国北方玉米产区玉米大斑病菌交配型组成及其分布分析. 王超红,张璐,郭正宇,阎晓光,刘欣芳,刘宁,曹志艳,董金皋. 2024

[19]玉米大斑病菌黑色素合成酶基因的全基因组定位及表达模式分析. 贾慧,孟庆江,李志勇,巩校东,藏金萍,郝志敏,曹志艳,董金皋. 2015

[20]甘肃省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结构组成与交配型测定. 郭建国,杨凤珍,杜蕙,金社林,张新瑞.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