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注入小麦诱变育种的回顾与展望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杨赞林
作者: 杨赞林;甘斌杰;余增亮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离子注入;小麦;诱变育种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科学
ISSN: 0517-6611
年卷期: 2002 年 30 卷 05 期
页码: 8-10+17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简要回顾了离子注入小麦诱变育种的引变剂量探测、突变后代种植和选择的做法 ,阐述了出现的变异类型和育种的进展 ,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看法
分类号: S512.103
- 相关文献
[1]离子注入小麦诱变育种及生物效应的研究 I、对出苗及苗期性状的影响. 杨赞林,甘斌杰,金陵,张少华,沈正兴,余增亮,何建军,邓建国. 1990
[2]离子注入对小麦生长发育的效应. 杨赞林,甘斌杰,金陵,张少华,沈正兴,余增亮,何建军,邓建国. 1991
[3]离子束注入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于松保,邓国富,秦纲. 2003
[4]新疆离子束诱变育种研究现状. 周小云,马盾,黄乐平. 2007
[5]氮离子束对小麦种子不同部位作用的突变效应(英文). 卫增泉,颉红梅,张金莲,李强,高清祥. 2003
[6]离子注入小麦诱变育种及生物效应的研究 Ⅱ对植株生长及穗部性状的影响. 杨赞林,甘斌杰,金陵,张少华,沈正兴,余增亮,何建军,邓建国. 1990
[7]离子注入小麦的变异效应. 甘斌杰,杨赞林,张少华,沈正兴. 1993
[8]皖麦43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杨赞林,甘斌杰,余增亮,马广约,王丽芳,王绍义. 2001
[9]离子注入稻麦种子的生物学效应研究. 崔叶龙,缪炳良,黄宝才,柳学余,杨鹤峰,陈秀兰,何震天. 1993
[10]小麦离子注入的生物学效应研究. 施巾帼,蔡永平,王琳清,胡小元,洪吉松,范庆霞. 1994
[11]低能离子束注入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探析. 郭明明,樊继伟,陈凤,赵雪君,李强,孙中伟,王康君,张广旭,浦汉春,代丹丹. 2018
[12]小麦N离子束注入诱变育种的应用研究. 李强,任立凯,陈凤,孙中伟,王康君,郭明明. 2016
[13]低能离子束注入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探析. 郭明明,樊继伟,陈凤,赵雪君,李强,孙中伟,王康君,张广旭,浦汉春,代丹丹. 2018
[14]中强筋小麦新品种龙辐09358. 张宏纪,刘文林,孙岩,刘东军,杨淑萍. 2019
[15]春小麦新品种龙辐12-876. 刘东军,张宏纪,孙岩,刘文林,杨淑萍,苗丽丽. 2019
[16]小麦新品种龙辐麦23及栽培技术. 刘文林,张宏纪,孙岩,刘东军,杨淑萍. 2019
[17]小麦空间环境与~(60)Co-γ辐射诱变效应的比较研究. 郭元林,尹春蓉,宣朴. 2010
[18]中筋高产抗病小麦新品种龙辐麦194. 杨淑萍,刘文林,孙岩,张宏纪,唐婧泉,李禹尧,王翔宇. 2023
[19]小麦新品种龙辐麦22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刘东军,张宏纪,孙岩,刘文林,杨淑萍. 2018
[20]不同能量重离子注入农作物的诱变效应. 刘志芳,邵俊明,唐掌雄,施巾帼,李文建,颉红梅,卫增泉,李桂英.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安徽省春性小麦区试品系主要品质性状分析
作者:黄晓荣;甘斌杰;夏孝群;赵小庆;张力;刘立龙;马世杰;李世祥;陈阁阁
关键词:春性小麦;品质;育种
-
小麦新品种‘轮选22'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作者:甘斌杰;黄晓荣;夏孝群
关键词:小麦;‘轮选22';产量构成;田间管理;技术规程
-
抗赤霉病小麦新品种皖麦606的选育与利用
作者:甘斌杰;黄晓荣;夏孝群
关键词:皖麦606;矮败小麦;轮回选择;抗赤霉病(Fusarium graminearum Schw)
-
矮败小麦研究进展及其在安徽的应用
作者:黄晓荣;甘斌杰;夏孝群
关键词:矮败小麦;等离子诱变;轮回选择;育种
-
抗赤霉病小麦新品种轮选22的选育及性状表现
作者:甘斌杰;黄晓荣;夏孝群
关键词:轮选22;矮败小麦;轮回选择;抗赤霉病
-
安徽省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的构想
作者:胡宝成;甘斌杰
关键词:
-
低能离子束诱发大肠杆菌甲基化效应研究
作者:王陶;李文;赵世光;谢传晓;姚建铭;余增亮
关键词:低能离子束;甲基化;表观遗传效应;大肠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