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雀麦(Bromus rigidus Roth)种子萌发吸水特性和萌发温度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田宏
作者: 田宏;刘洋;张鹤山;蔡化;王凤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硬雀麦;吸水特性;萌发温度
期刊名称: 种子
ISSN: 1001-4705
年卷期: 2008 年 27 卷 12 期
页码: 22-24+2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对硬雀麦种子萌发吸水特性与不同温度处理下的萌发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硬雀麦种子萌发吸水过程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吸水速度呈先快后慢的趋势,在2 h时达最大值0.091 8 g/h,8 h后就达到吸胀饱和,种子萌发最低吸水量占种子干重的53.03%。硬雀麦种子在20℃恒温条件下萌发状况好,发芽率达97.5%。发芽指数以25℃下最高,为90.08,其次为20℃,为89.32,两者差异不显著。从活力指数看,20℃恒温条件下的活力指数最高,达1 656.89,与其它各温度处理之间差异极显著。综合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最后确定硬雀麦的最适发芽温度为20℃。当温度升高到35℃时硬雀麦种子发芽明显受阻,但可耐5℃的低温。
分类号: S54`S451
- 相关文献
[1]硬雀麦(Bromus rigidus Roth)种子萌发条件的研究. 田宏,刘洋,张鹤山,蔡化,李晓峰,张年,索效军,陈明新. 2009
[2]野生硬雀麦栽培驯化研究. 刘洋,鲍健寅,田宏,蔡化. 2006
[3]垂穗披碱草种子的萌发适宜温度及温度阈值. 曾霞,王彦荣,胡小文. 2011
[4]麦田恶性杂草节节麦发芽特性研究. 王克功,曹亚萍,任瑞兰,卫玲. 2010
[5]不同温度·盐浓度·破除休眠方法对羊蹄萌发的影响. 田宏,刘洋,蔡化,王凤. 2006
[6]扁穗雀麦种子萌发吸水特性与萌发温度的研究. 田宏,刘洋,张鹤山,蔡化,王凤. 2009
[7]保水剂对三种林木生长的影响. 孟庆新,崔晓虎,王洪君,王楠,陈宝玉,张玉珍. 2013
[8]保水剂吸水特性及对玉米苗期生长的影响. 王洪君,陈宝玉,梁烜赫,刘春光,张磊,刘慧涛. 2011
[9]不同海岛棉种子吸水特性及活力的研究. 房圣涛,陈伟,姚金波,朱守鸿,李燕,何良荣. 2021
[10]不同浸泡条件下糙米吸水特性的研究. 单杨. 2005
[11]不同温度预处理下辣木种子吸水及萌发特性的研究. 邓红山,韩学琴,李贵华,廖承飞,金杰. 2017
[12]20种保水剂吸水特性研究. 汪亚峰,李茂松,卢玉东,宋吉青,李章成,罗春燕,缪驰远. 2005
[13]盐胁迫下丛枝菌根真菌对番茄吸水及水孔蛋白基因表达的调控. 贺忠群,贺超兴,闫妍,张志斌,王怀松,李焕秀,汤浩茹.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溶血相关基因缺失降低鳗弧菌感染花鲈的致病性
作者:姜维;周家宇;王雨果;胡存洁;方秀;罗土炎;刘洋;鲍宝龙
关键词:花鲈;鳗弧菌;溶血素;细菌感染;免疫应答
-
鄂东大别山区野生豆科牧草资源调查与评价
作者:熊军波;张鹤山;田宏;陆姣云;吴新江;刘洋
关键词:鄂东大别山区;豆科牧草;植物区系;资源
-
种植密度对辽单1211玉米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
作者:刘洋;蔡广兴;张蕾;董智;董俊;苏建党;张晓鹏;侯志研
关键词:辽单1211玉米;种植密度;产量;农艺性状
-
新疆制种玉米生产机械化技术-收获
作者:刘洋;石玉海;胡圣尧;李斌;董云成;王士国
关键词:制种玉米;玉米果穗;饲料;收获
-
14份乡土狼尾草材料幼苗的耐冷性综合评价
作者:陆姣云;田宏;熊军波;吴新江;刘洋;张鹤山
关键词:狼尾草;抗寒性;生理特性;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法
-
N+和Ar+注入红三叶种子的诱变效应研究
作者:张鹤山;陆姣云;朱伟;田宏;熊军波;吴新江;刘洋
关键词:红三叶;氮离子;氩离子;诱变;生物学效应
-
县域水稻生产区域差异与增产效应
作者:李国景;杨亚东;刘洋;朱文博
关键词:县域;水稻生产;区域差异;增产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