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包种茶的加工工艺及设备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权启爱

作者: 权启爱

作者机构:

期刊名称: 中国茶叶

ISSN: 1000-3150

年卷期: 1994 年 03 期

页码: 9-1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台湾省,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极适于茶树的生长.据80年代中期统计,全省茶园面积24102公顷,产茶23860吨,所产的茶叶主要是半发酵茶的包种茶、铁观音等,其中包种茶最受台湾民众所喜爱,在全省年销10000余吨茶叶中,包种茶占了8000余吨,同时,包种茶也是旅居海外侨胞及各国人士赞赏的茶类.台湾生产包种茶最早的地区是台北市南港区(原台北县七星区),次为文山区,但茶叶品质以文山区最优.本大主要根据文山包种茶的有关资料,试对台湾包种茶的加工工艺及设备作一介绍.台湾包种茶初制常用的工艺为:鲜叶→日光萎凋(有日光晒青和热风萎调两种方式) 室内萎凋→杀青→揉捻→解块→干燥→焙火,现分述如下.1.鲜叶采摘加工包种茶的鲜叶,要求叶质柔软,叶肉肥厚,色呈淡绿,老嫩一致.以顶芽形成对夹后二三天在其下二三叶尚未硬化时采摘最理想,采时以茶梢长到五叶,采下一芽二三叶,留二叶最适宜.

分类号: TS272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