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期与地点对不同生态类型粳稻淀粉RVA谱特性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赵庆勇

作者: 赵庆勇;张亚东;朱镇;陈涛;周丽慧;姚姝;于新;王才林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粳稻;生态类型;地点;播期;稻米淀粉RVA谱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学报

ISSN: 1000-4440

年卷期: 2014 年 30 卷 01 期

页码: 1-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讨不同地点和播期对稻米淀粉RVA谱特性的影响,以不同生态类型的5个粳稻品种为材料,在江苏省选择4个不同纬度地点,通过分7期播种试验研究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的差异。结果表明,8个特征值中除峰值时间在地点间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外,其他特征值在地点、播期和品种间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多数特征值以品种对其影响最大。不同生态条件间淀粉RVA谱特性差异明显,但随纬度的变化趋势不明显。其中,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和崩解值等特征值由大到小均依次为淮安点>苏州点>连云港点>扬州点。冷胶黏度和回复值呈现北高南低的趋势,连云港点和淮安点显著高于扬州点和苏州点。消减值随纬度的升高呈增加趋势,其中苏州点的消减值显著低于其他3个地点。糊化温度和峰值时间在不同纬度间变化较小。随播期的推迟,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冷胶黏度和峰值时间4个特征值呈减小趋势,而消减值和回复值呈增加趋势,崩解值呈先升后降的趋势,糊化温度表现为先降后升的趋势。RVA谱特征值在不同地点随播期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以早播为佳,同时RVA谱特征值在江苏省北部地区受播期的影响较大。8个RVA谱特征值以消减值的变异系数最大,峰值时间的变异系数最小。5个品种中以南粳46的峰值黏度和崩解值最高,而消减值和回复值最低,其RVA谱特性最优,蒸煮食味品质最好。连粳4号的峰值黏度和崩解值较高,消减值和回复值较低,其RVA谱特性也较好。说明不同播期和地点对不同生态类型粳稻淀粉RVA谱具有较大影响,不同地点间淀粉RVA谱特性差异明显,但随纬度的变化无明显趋势,不同播期间RVA谱特性的差异显著,同一品种在适宜种植区域内要获得较优的RVA谱特性应尽可能早播。

分类号: S511.22

  • 相关文献

[1]播期与地点对不同生态类型粳稻淀粉RVA谱特性的影响(英文). 赵庆勇,张亚东,朱镇,陈涛,周丽慧,姚姝,于新,王才林. 2015

[2]播期和地点对不同生态类型粳稻稻米品质性状的影响. 朱镇,张亚东,陈涛,姚姝,周丽慧,于新,赵凌,王才林. 2013

[3]播期和地点对南粳46稻米品质及RVA谱的影响(英文). 朱镇,赵庆勇,张亚东,陈涛,姚姝,周丽慧,于新,王才林. 2014

[4]地点和播期对半糯粳稻食味品质的影响. 王才林,张亚东,陈涛,朱镇,赵庆勇,赵春芳,姚姝,周丽慧,赵凌,魏晓东,路凯,梁文化. 2021

[5]不同地点、播期和氮肥施用量对特高芥酸油菜经济和品质性状的影响. 汤天泽,范其新,蒙大庆,李芝凡,陈军. 2015

[6]播期和地点对南粳44稻米品质的影响. 赵庆勇,张亚东,陈涛,姚姝,周丽慧,于新,王才林. 2013

[7]播期和种植地点对南粳46稻米品质及RVA谱的影响. 朱镇,赵庆勇,张亚东,陈涛,姚姝,周丽慧,于新,王才林. 2013

[8]江苏不同熟期粳稻品种的齐穗期和安全播期预测. 张洪熙,张祖建,王才林,杨建昌,赵步洪,秦德荣,陈新红,王建平,孙菊英. 2013

[9]播期对江苏不同类型粳稻品种成熟期及其群体质量的影响. 李健,秦德荣,方兆伟,樊继伟,卢百关,迟铭,陈庭木,刘金波,徐大勇. 2012

[10]优良食味粳稻产量、品质及资源利用效率对播期的响应. 周丽慧,孙凯文,朱镇,赵凌,陈涛,赵庆勇,张亚东,王才林. 2023

[11]播期对鄂中北地区不同类型粳稻产量、生育期及温光利用的影响. 潘高峰,汪本福,陈波,房振兵,赵沙沙,田永宏. 2021

[12]不同粳稻品种在江西不同生态区的农学表现. 黄山,何虎,张卫星,王志刚,章秀福,廖西元,潘晓华. 2013

[13]不同粳稻品种在江西的生态适应性研究. 黄山,何虎,张卫星,王志刚,章秀福,廖西元,潘晓华. 2012

[14]稻米淀粉RVA谱在水稻优质米育种上的应用. 张睿,邱翔. 2014

[15]RVA谱在稻米蒸煮食用品质评价及遗传育种方面的研究进展. 朱满山,汤述翥,顾铭洪. 2005

[16]携带Wx-mq基因水稻新品种(系)稻米RVA谱特征及与直链淀粉含量的相关性. 张亚东,朱镇,赵凌,陈涛,赵庆勇,周丽慧,姚姝,赵春芳,王才林. 2013

[17]杂交籼稻在云南不同海拔和纬度下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分析. 邓伟,年伟,吕永刚,徐雨然,谷安宇,曾彪,李小林,邓华凤. 2017

[18]试验地点选择对棉花产量鉴别的影响. 王振宇,马奇祥,郭小平,张献龙. 2009

[19]环境因素对大豆化学品质及产量影响研究 Ⅲ不同地点对大豆化学品质的影响. 王志新. 2005

[20]不同地点、胎次对牦牛乳中脂肪酶及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研究. 席斌,褚敏,辛蕊华,李维红.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