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Cry1Ab基因水稻恢复系KR1128的鉴定及组合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思扬

作者: 陈思扬;孙志忠;丁佳;莫祎;刘玲;袁定阳;段美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恢复系;杂交组合;螟虫;转基因;Cry1Ab;抗虫蛋白

期刊名称: 杂交水稻

ISSN:

年卷期: 2023 年 003 期

页码: 28-3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螟虫是危害水稻生产的重要虫害,长江中下游稻区尤以二化螟发病较多,对水稻稳产、增产造成较大影响。研究以转Cry1Ab基因抗虫恢复系mfb-MH86为供体,强优恢复系HR1128为受体,通过田间回交转育,结合分子标记检测、农艺性状筛选得到抗虫恢复系新材料KR1128-1、KR1128-2和KR1128-3。产量性状分析结果表明,改良恢复系与非转基因对照HR1128相比,株高显著降低,但单株有效穗数有所改善,均显著高于HR1128;改良恢复系的结实率均略高于亲本HR1128,以KR1128-3的结实率最高(82.0%)。在稻米品质上,改良新株系与HR1128多数指标无显著差异,少数性状稍有改善,如KR1128-3在整精米率、垩白面积和垩白度上均显著优于HR1128。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显示,改良恢复系均能够稳定表达Bt蛋白,以茎秆中抗虫蛋白含量最高、穗部籽粒中最少;室内螟虫抗性鉴定结果证明,所有改良系的抗虫性均大幅提升,达到高抗水平。测配结果表明,两系杂交稻抗虫组合整体表现好于三系杂交稻组合,其中恢复系KR1128-3与Y58S、丰源A和炳1A所配组合的产量均高于其他转基因组合和HR1128与各不育系所配组合,丰产性较好。研究为选育适应长江中下游稻区的高产抗虫转基因水稻新组合储备了种质资源。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CryNGc蛋白在转基因玉米和大肠杆菌中表达的等同性研究. 赵方方,刘洋,井乐刚,尹悦佳,冯树丹,刘相国. 2018

[2]水稻转基因抗虫杂交组合试种表现. 曾庆四,吴和明,董新国,刘三荣,方国成,周元坤. 2002

[3]转Cry1Ab基因水稻分子特征及其特异性PCR检测方法. 汪小福,陈笑芸,张小明,周育,张焕春,缪青梅,方敬,徐俊锋. 2012

[4]关于杂交水稻经济效果问题的探讨. 何桂庭,朱希刚. 1984

[5]绿色水稻生产中种植香根草诱杀螟虫技术. 陈先茂,彭春瑞,谢江,邓国强,张国光,胡乐明. 2008

[6]利用香根草诱杀水稻螟虫的技术及效果研究. 陈先茂,彭春瑞,姚锋先,关贤交,王华伶,邓国强. 2007

[7]水稻稻纵卷叶螟的综合防治技术. 艾国民,王恒亮. 1998

[8]广东省水稻螟虫种群结构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钟宝玉,邹寿发,张扬,李建丰,黄德超,肖汉祥,杨伟新,赖信红. 2007

[9]密阳46转bar基因同型恢复系及组合选育. 薛石玉,张伟梅,龚星平,沈丽娟,黄大年,李敬阳. 2001

[10]Bt Cry毒素抗虫模拟物靶向创新设计. 徐重新,刘媛,张霄,刘贤金. 2023

[11]籼型水稻亲本对其所配组合落粒性的影响. 周兴兵,熊洪,张林,蒋鹏,朱永川,刘茂,郭晓艺. 2017

[12]灰色综合评判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 马洪文,殷延勃,高志军. 2002

[13]优质粳型杂交糯稻新组合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王新其,邱美良,郭萱昊,殷丽青,李茂柏,卢有林,沈革志. 2012

[14]对赤霉素不敏感恢复系杂稻组合黔优568的制种技术. 周乐良,石邦志,伍祥,张上都. 2012

[15]水稻除草剂敏感基因导入恢复系的研究. 朱启升,王安东,杨前进,李布青,张德文,许家平. 2000

[16]水稻红米恢复系红恢937配合力研究. 张上都,石邦志,周乐良,伍祥,陈文强. 2013

[17]CMS-FA胞质不育恢复系金恢3号配制系列杂交稻组合产量结构分析. 仇秀丽,王洪飞,王乃元,梁康迳. 2013

[18]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水稻恢复系的稻瘿蚊抗性. 柳武革,王丰,肖汉祥,刘振荣,李金华,廖亦龙,朱满山,黄慧君,黄炳超,张扬. 2010

[19]浅谈水稻三系的选育及其杂种优势的利用. 刘健章,施永祜,梁耿志,彭有. 2014

[20]无抗性选择标记的转高赖氨酸蛋白(LRP)基因籼稻恢复系的获得. 刘巧泉,邓晓湘,武小金,辛世文.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