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理化调控措施缓解麦秸对水稻生长负面效应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赵亚慧

作者: 赵亚慧;贺笑;王宁;赵颖;杨四军;周枫;于建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理化措施;麦秸;水稻;秸秆还田;调理剂;耕作措施;负面效应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1002-1302

年卷期: 2020 年 018 期

页码: 300-30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稻麦轮作系统中,麦秸还田产生的有害物质可对下茬作物产生不利影响,有效减缓其负效应对植株生长尤为重要,合理的苗床环境是减缓麦秸还田负效应的关键.通过盆栽模拟试验,采用不同调理剂(生物炭、粉煤灰等)和不同耕作措施(秸秆深埋、多次旋耕等),筛选适宜减缓麦秸还田负效应的理化措施.结果表明,施用生物炭和过氧化钙能提高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酶活性,无水层处理增加了植株丙二醛、脯氨酸含量;对苗床进行多次旋耕处理优于添加生物炭和有氧肥料等调控技术,减缓了麦秸还田后对水稻生长发育的抑制作用,但未恢复到对照水平.麦秸还田深埋处理可显著提高株高、叶面积,促进根系形态发育,利于水稻生长.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水肥管理减缓麦秸还田对水稻生长负面效应研究. 于建光,贺笑,王宁,顾东祥,许博,张斯梅,豆利岭. 2016

[2]农艺措施对消除麦秸生化互作不良影响的作用. 贾春虹,王璞,戴明宏. 2005

[3]生物炭复配天然矿物对稻田土壤还原性物质的影响. 傅玺豪,朱建强,范先鹏,张志毅,何绍华,倪承凡,吴茂前. 2023

[4]长三角地区稻麦轮作土壤养分对秸秆还田响应-Meta分析. 张志毅,范先鹏,夏贤格,杨利,刘冬碧,张富林,熊桂云,吴茂前,冯婷婷. 2019

[5]不同耕作方式与有机物料配施后对土壤主要特性的影响. 匡恩俊,迟凤琴,张久明,宿庆瑞,高中超,朱宝国. 2019

[6]有机培肥与耕作方式对稻麦轮作土壤团聚体和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张志毅,熊桂云,吴茂前,范先鹏,冯婷婷,巴瑞先,段申荣. 2020

[7]不同耕作措施下小麦–玉米轮作农田温室气体交换及其综合增温潜势. 闫翠萍,张玉铭,胡春胜,董文旭,王玉英,李晓欣,秦树平. 2016

[8]不同土壤耕作措施与秸秆还田对稻麦两熟制农田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的短期影响. 杨敏芳,朱利群,韩新忠,顾克军,胡乃娟,卞新民. 2013

[9]耕作措施与秸秆还田对稻麦两熟制农田土壤养分、微生物生物量及酶活性的影响. 杨敏芳,朱利群,韩新忠,顾克军,胡乃娟,张振文,卞新民. 2013

[10]麦秸快速还田水稻机插丰产栽培技术研究. 李朝苏,汤永禄,黄钢,吴春,程少兰,林世友. 2009

[11]土壤调理剂对水稻秧苗生长的影响. 朱宝国. 2020

[12]不同盐碱地土壤调理剂对水稻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康民泰,文孝荣,唐福森,朱凌云,袁杰,张燕红,赵志强,布哈丽且木·阿不力孜,王奉斌. 2022

[13]营养型阻控剂影响菜园土中水稻生长及其Cd吸收. 唐明灯,王艳红,李林峰,尹贻龙,徐梓盛,陈勇,艾绍英. 2024

[14]水稻施用“永丰年”牌调理剂的效果分析. 王泽云,黄晶,王伯仁. 2016

[15]南方典型酸化土壤改良与水稻安全种植同步应用技术. 童文彬,江建锋,杨海峻,陈喜靖,林义成,刘琛,张露华,方俊,郭彬. 2022

[16]蔗叶机械化粉碎还田负面效应试验分析与控制. 韦丽娇,李明,卢敬铭,张劲,宋德庆,王金丽. 2011

[17]现代农业的负面效应及解决对策. 王法宏,徐会连,王旭清. 2003

[18]蔗叶机械化粉碎还田负面效应分析与控制. 韦丽娇,李明,卢敬铭,张劲,宋德庆,王金丽. 2011

[19]蔗叶机械化粉碎还田负面效应试验分析与控制(英文). 韦丽娇,李明,卢敬铭,张劲,宋德庆,王金丽. 2011

[20]肉鸡育种中改善内脂肪沉积选择的几个因素. 俞亚波,陈宽维.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