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生境面积及其破碎化对烟粉虱种群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宋海燕

作者: 宋海燕;李丽莉;李超;欧阳芳;于毅;卢增斌;门兴元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棉花生境面积;破碎化;烟粉虱;生态调控

期刊名称: 应用昆虫学报

ISSN: 2095-1353

年卷期: 2020 年 01 期

页码: 99-10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阐明棉花生境面积变化及其破碎化对烟粉虱Bemisiatabaci种群的作用规律,为合理利用作物布局进行害虫生态调控提供理论支撑。【方法】采用国际流行的微景观试验模型系统(Experimental model landscape system,EMLS)进行试验设计,田间条件下连续两年研究了棉花生境面积变化(20%、40%、60%、80%和100%;其他为玉米生境面积)及2种极端破碎化(完全连通C clumped:H=1.0;完全破碎F fragmented:H=0.0)下烟粉虱种群数量变化,采用广义线性模型(GLM)分析各因素对烟粉虱种群数量的影响。【结果】棉花生境面积及其破碎化单独作用时均对烟粉虱种群数量无显著影响,而取样时间则有显著影响。烟粉虱种群数量也没有受到取样时间与棉花生境面积、取样时间与破碎化以及三者交互作用的显著影响。但是,棉花生境面积与破碎化的互作效应则存在年度变化,2014年无显著作用,2015年显著影响烟粉虱种群。当棉花生境面积较小(20%)或较大(80%)时,破碎化程度高,烟粉虱种群数量少;棉花生境面积中等(40%和60%)时,破碎化程度低,烟粉虱种群数量少。【结论】烟粉虱种群对棉花生境面积变化有较强的适应性,而生境破碎化只能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影响。

分类号: S435.622

  • 相关文献

[1]反枝苋对设施辣椒烟粉虱的诱集作用. 李秋荣,李富刚,来有鹏,侯璐,咸文荣,陈来生. 2019

[2]棉花生境面积及其破碎化对棉蚜数量的影响. 宋海燕,李丽莉,宋莹莹,欧阳芳,于毅,胡辰璐,卢增斌,门兴元. 2021

[3]细胞系构建中污染的检测及控制——濒危动物细胞培养与生物学特性研究技术平台的建立. 刘希斌,关伟军,马月辉. 2005

[4]稻田人工生物圈的生态调控和效益分析. 林忠华. 2000

[5]“push-pull”策略及其在茶园害虫控制中的应用策略探讨. 首成英,赵晓珍,段长流,汪勇,李冬雪,任亚峰,包兴涛,谈孝凤,陈卓. 2017

[6]不同类型棉田生态系统的研究. 杨峰,王阶祥,腾俊磊,陈德华. 2006

[7]大豆田节肢动物群落时间格局. 杨微,高月波,高敬伟,褚剑秋,史树森. 2008

[8]兰岭茶厂生态调控茶园害虫——天敌种群数量消长调查分析. 孙少华. 2004

[9]蟹塘生态调控技术对“淤泥-水界面”N,P交换通量的影响. 陆丽华,施林林,沈明星,王海候,周新伟,金梅娟,陆长婴. 2019

[10]草地贪夜蛾的天敌资源及其生物防治中的应用. 唐璞,王知知,吴琼,刘银泉,时敏,黄健华,陈学新. 2019

[11]土壤施硅对小麦和麦蚜的影响. 闫甲,王怡,李迁,王倩,谭晓玲,陈巨莲. 2020

[12]非寄主植物间套作对马铃薯甲虫种群及其天敌的影响. 黄未末,周晓静,李超,刘娟,廖江花,马虎,丁新华. 2020

[13]棉花-小麦条带种植对棉花苗蚜发生及为害的影响. 张谦,李耀发,王树林,王燕,冯国艺,林永增,梁青龙,雷晓鹏,祁虹. 2020

[14]麦田三种间作模式对麦长管蚜及其主要天敌种群动态的影响. 范佳,孙京瑞,FredericFrancis,陈巨莲. 2014

[15]抗草甘膦杂草发生现状及转基因大豆田草害治理策略. 李香菊,张朝贤,黄红娟,崔海兰. 2009

[16]苜蓿草田间作功能植物对苜蓿蓟马及天敌小花蝽种群的影响. 魏淑花,刘学琴,王颖,刘畅,张蓉. 2024

[17]害虫种群区域性生态调控的系统策略. 赵紫华,马建华,高峰,张蓉. 2021

[18]日本看麦娘生物学、生态学特性. 沈国辉,管丽琴,石鑫,陆善庆. 2000

[19]滇重楼2种真菌性叶斑病的初步研究. 赵振玲,张金渝,陈翠,杨绍兵,杨天梅,金航. 2012

[20]外来植物黄顶菊的入侵机制及生态调控技术研究进展. 张天瑞,皇甫超河,杨殿林,白小明.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