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与无芒稗的竞争和化感作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徐正浩

作者: 徐正浩;余柳青;赵明;张旭;方洪民;魏兴华;郑康乐;郭龙彪;叶元林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种质资源;化感作用;无芒稗;杂草治理

期刊名称: 中国水稻科学

ISSN: 1001-7216

年卷期: 2003 年 17 卷 01 期

页码: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用差时播种共培法的改进方法对 1 0 5份水稻、6份巴西陆稻进行了化感作用抗稗草评价。结果表明长匡 7号、P4、Kogyoku、 IR2 731 6、 Milyang 54和巴西陆稻 AJ0 35等材料对无芒稗有较好的化感作用。盆栽研究表明 ,谷梅 2号、中 1 56对无芒稗的抑制作用显著大于对照 ,而化感作用材料 TN1对无芒稗的抑制作用与无化感作用材料秀水 63无显著差异。中 1 56的抑制作用强与其株高有关 ,而谷梅 2号对无芒稗的抑制作用强主要在于其本身的化感作用。随着水稻密度增加 ,无芒稗受抑程度加剧 ,化感作用水稻对稗草根部的抑制似乎要比无化感作用水稻强。 TN1对无芒稗的化感作用不明显 ,可能是由于对不同生态的稗的作用不同之故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水稻化感材料控制稗草的基因定位研究. 徐正浩,何勇,崔绍荣,赵明,张旭,李迪. 2003

[2]外来入侵杂草空心莲子草与本土杂草莲子草的化感作用潜力比较. 余柳青,Yoshiharu FUJII,周勇军,张建萍,陆永良,玄松南. 2007

[3]中国部分稻种资源的化感控制杂草潜力评价. 李迪,周勇军,刘小川,余柳青,汤富彬,魏兴华,郭龙彪. 2004

[4]太湖地区稻种资源的化感特性鉴定. 汤陵华,王艳平. 2002

[5]中国北方水稻与无芒稗化感作用研究. 姜敏,郝楠,郭延玲,张玉芬,纪明山. 2007

[6]不同类型稻种资源对稗草化感潜力差异评价. 阮仁超,韩龙植,曹桂兰,安永平,张媛媛,张艳蕊,曲英萍,祁栋灵,孙明茂. 2005

[7]不同株型水稻对无芒稗的生态控制研究. 徐正浩,余柳青. 2000

[8]不同水层和密度条件下化感作用水稻对无芒稗的干扰控制作用. 徐正浩,何勇,王一平,俞谷松. 2004

[9]辽宁省无芒稗对二氯喹啉酸的抗药性研究. 董海,蒋爱丽,李林生,杨皓,刘晓舟,李颖. 2007

[10]11%三氟啶磺隆钠盐可分散油悬浮剂防除百慕大草坪杂草应用技术. 李涛,高宇,刘乐,林丽,俞文超,方朝阳. 2023

[11]转基因抗除草剂作物在杂草治理中的发展与问题. 张泽溥. 2006

[12]水稻化感种质筛选的初步研究. 赵艳红,彭懿紫,黎坤爱. 2005

[13]抗草潜力不同的水稻品种混合种植对稗草的抑制作用. 韩豪华,周勇军,陈欣,余柳青. 2007

[14]水稻化感品种根区土壤微生物群落反馈对伴生稗草的影响. 孙备,沈樱,张雪,苏本卿,王国骄,郭伟,周斌. 2018

[15]水稻秸秆还田对小麦化感作用研究进展. 李波,石晓旭,刘建,薛亚光,石吕,魏亚凤. 2021

[16]水稻化感作用研究进展及展望. 李杨瑞. 2006

[17]我国北方水稻对无芒稗化感作用研究初报. 姜敏,张玉芬,徐宜红,纪明山. 2005

[18]水稻化感基因研究和展望. 余柳青,周勇军,陆永良,张建萍,玄松南. 2007

[19]水稻化感作用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 黄新玲,张振海. 2015

[20]水稻化感作用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孙金才,杨泽敏,姚素梅,周竹青,王火明,杨红喜.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