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理论视角下的中国乡村振兴与评估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秧分

作者: 陈秧分;黄修杰;王丽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乡村振兴;乡村发展;多功能;评价;熵权法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ISSN: 1005-9121

年卷期: 2018 年 06 期

页码: 201-20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在全国上下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研究制定一套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对于各地诊断乡村发展问题、监测乡村振兴进展、支撑完善乡村振兴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引入多功能农业与乡村理论,从功能视角尝试构建了包括5个一级指标与25个二级指标的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并采取熵值法评价了2015年全国分省尺度的乡村振兴水平。[结果](1)各地乡村振兴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北京市最高,达0.924,山西省最低,为0.635。分区域来看,东部乡村振兴水平明显领先于西部、东北与中部地区。(2)乡村振兴水平较高的地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评价得分普遍较高,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的优势则不明显,这与产业兴旺评价指标侧重农业及其延伸产业、发达地区依托发展非农产业来实现乡村振兴、乡村经济发展并不必然带来乡风文明的同步发展有着显著关联。(3)乡村振兴评价结果总体上符合各省市的实际情况,表明基于功能视角的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是科学可行的,但受数据可获得性影响,该指标体系对非农产业发展等指标的考虑尚显不足,文化娱乐设施的可及性等个别指标还可以进一步斟酌完善。[结论]考虑乡村振兴的多重功能目标及其公共产品属性,以及广东中西部地区乡村振兴评价结果相对落后的客观事实,乡村振兴战略需要通过规划引领、地域分工、价值显化、政府投入等多重手段,根本上提升农村竞争力与吸引力,实现乡村振兴目标。

分类号: F320

  • 相关文献

[1]村域尺度的不同乡村发展类型多功能特征与振兴方略. 刘玉,唐林楠,潘瑜春. 2019

[2]借鉴国际乡村发展道路,谈我国乡村振兴战略. 王钢. 2019

[3]大都市乡村发展比较及其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启示. 陈秧分,刘玉,王国刚. 2019

[4]新时代中国乡村振兴:探索与思考-乡村地理青年学者笔谈. 杨忍,文琦,王成,杜国明,李伯华,曲衍波,李红波,许家伟,贺艳华,马利邦,李智,乔陆印,曹智,戈大专,屠爽爽,陈秧分. 2019

[5]新时代中国乡村振兴:探索与思考——乡村地理青年学者笔谈. 杨忍,文琦,王成,杜国明,李伯华,曲衍波,李红波,许家伟,贺艳华,马利邦,李智,乔陆印,曹智,戈大专,屠爽爽,陈秧分. 2019

[6]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农业地位与农业发展. 陈秧分,王国刚,孙炜琳. 2018

[7]人居环境质量对乡村发展的影响-基于江苏省村庄抽样调查截面数据的分析. 李裕瑞,张轩畅,陈秧分,刘彦随. 2020

[8]OECD乡村政策及对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启迪. 陈秧分,姜小鱼,李先德. 2019

[9]乡村产业发展的理论脉络与政策思考. 陈秧分,王国刚. 2020

[10]流通产业升级与乡村振兴的耦合协调关系研究. 王梦芝,周平. 2023

[11]基于熵权法的黑龙港区咸水利用农艺节水技术集成模式综合评价. 刘晓敏,李科江,王慧军. 2011

[12]数字乡村发展评价研究-以重庆市5个试点区县为例. 吴园,查茜. 2024

[13]县域乡村振兴指标体系构建及其评价-以广东德庆县为例. 易小燕,陈印军,向雁,王恒. 2020

[14]驻村科技扶贫的实践与成效——以福安市坂中畲族乡仙源里村为例. 朱业宝,李晶晶,王金英,江川,罗旭辉. 2018

[15]2011年12月草业科学大事记. 王苗苗,张岩. 2012

[16]半干旱区水资源—乡村发展耦合协调评价与实证研究——以通辽市为例. 马力阳,罗其友,李同昇,李婷,龙冬平. 2017

[17]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设计及实施路径. 黄颖,杨洲,施俊林,王鑫,温铁军. 2021

[18]福安市康厝乡东山村驻村扶贫实践与思考. 黄旭旻,叶新如,罗旭辉. 2018

[19]新饲料添加剂-南华998. 吴罗发. 1995

[20]自走式多功能穗茎兼收玉米联合收获机的设计与试验. 齐自成,位国建,姜伟,许兵武,田超洵.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