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大豆高产综合栽培技术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永孝
作者: 李永孝;丁发武;李佩珽;崔如;王法宏;赵经荣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夏大豆;综合栽培措施
期刊名称: 大豆科学
ISSN: 1000-9841
年卷期: 1993 年 03 期
页码: 225-23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1986~1989年,在本所试验田,运用四因子二次通用旋转回归组合设计方法,对夏大豆产量与种植密度、底肥用量、追肥时期、灌溉间隔天数等综合栽培技术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山东省气候条件和本试验土壤肥力水平下,夏大豆亩产225kg以上,种植密度为1.87~1.99万株·亩~(-1),底施复合肥(N:P_2O_5:K_2O=15:15:15)18.5~21.4kg·亩~(-1),出苗后43~47天追肥(尿素10kg·亩~(-1)),每9~10天灌溉一次。密度和灌溉间隔天数是影响夏大豆产量最主要的因素。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对夏大豆产量影响很大。单因素边际产量随环境条件而变化。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夏大豆新品种徐豆21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齐玉军,王宗标,徐泽俊,王幸,孙振业. 2016
[2]夏大豆产量相关根系性状及QTL定位. 刘莹,张孟臣. 2010
[3]江苏省夏大豆农艺性状的因子分析. 姜永平,吴春芳,朱振华,刘水东. 2008
[4]优质鲜食夏大豆新品种“通豆6号”的选育. 王学军,缪亚梅,汪凯华,陈满峰,马祥建. 2010
[5]夏大豆新品种华夏6号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范大泳,何雪丹,程艳波,马全姿,莫皓蓝. 2015
[6]桂西北地区夏大豆新品种比较试验. 黎敦涌,黄燕,韦贵剑. 2018
[7]夏大豆华夏6号的特征特性及高效栽培技术. 范大泳,石志斯,程艳波,马全姿,周宾. 2015
[8]夏大豆籽粒成熟期根叶衰老特性的研究. 刘莹,张孟臣,杨春燕. 2010
[9]桂西北地区夏大豆新品种比较试验. 黎敦涌,黄燕,韦贵剑. 2018
[10]中国大豆产业技术需求分析. 杨光明. 2012
[11]2012年热带亚热带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研究. . 2013
[12]高产优质夏大豆新品种“通豆8号”选育. 缪亚梅,王学军,汪凯华,陈满峰. 2010
[13]江苏淮北地区夏大豆品种更替中产量及有关性状的改良与展望. 冯其虎,张复宁,杨加银. 1991
[14]广东夏大豆新品种(系)分子身份证的构建. 唐玉娟,宋恩亮,王梓钰,马启彬,年海. 2016
[15]优质高产夏大豆新品种'通豆10号'选育及栽培. 汪凯华,王学军,缪亚梅,陈满峰,葛红,顾春燕,赵娜. 2017
[16]高产夏大豆新品种淮豆9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杨加银,徐海斌,徐海风,张复宁. 2008
[17]夏大豆新品种‘通豆11’的选育及栽培. 汪凯华,王学军,缪亚梅,陈满峰,葛红,顾春燕,赵娜. 2017
[18]高产优质夏大豆新品种‘通豆8号’的选育. 王学军,缪亚梅,汪凯华,陈满峰,万玉玲. 2012
[19]高产优质夏大豆新品种通豆8号(原系号为98-066)的选育. 缪亚梅,王学军,汪凯华,陈满峰. 2010
[20]不同类型大豆主要农艺性状与小区产量的多元回归与通径分析. 姜永平,张辉明,刘水东,朱振华.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氮肥减量后移改善植株光合特性提高麦-玉周年产量及经济效益
作者:赵凯男;丁豪;刘阿康;姜宗昊;陈广周;冯波;王宗帅;李华伟;司纪升;张宾;毕香君;李勇;李升东;王法宏
关键词:周年减氮;氮肥后移;麦-玉两熟制;籽粒产量;经济效益;光合特性
-
山东省冬小麦产量差与氮肥利用效率差形成机理解析
作者:韩守威;司纪升;余维宝;孔令安;张宾;王法宏;张海林;赵鑫;李华伟;孟鈺
关键词:冬小麦;产量差;氮肥偏生产力差;产量性能分析
-
山东省2021-2022年度气象条件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作者:刘树云;王法宏
关键词:
-
山东省强筋小麦产量差及高产群体质量指标
作者:翟冬峰;余维宝;崔永升;李豪圣;曹新有;张宾;孔令安;王法宏;李华伟
关键词:强筋小麦;产量差;群体质量;高产;山东省
-
山东省强筋小麦品质评价及与气象因子关系分析
作者:余维宝;李楠;寇一泓;曹新有;司纪升;韩守威;李豪圣;张宾;王法宏;张海林;赵鑫;李华伟
关键词:小麦;品质参数;气象因子;空间分布
-
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作者:李升东;韩伟;王丹;毕香君;王宗帅;冯波;王旭清;李华伟;司纪升;王法宏
关键词:小麦;少耕;光分布;光合速率
-
冬小麦-夏玉米周年光温资源高效利用
作者:赵斌;李宗新;李勇;刘鹏;张吉旺;任佰朝;高英波;王旭清;张宾;刘开昌;王法宏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