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选高梁亲本系的配合力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闫凤霞
作者: 闫凤霞;梁笃;段冰;郭琦;张晓英;李团银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高粱;雄性不育系;恢复系;配合力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11 年 27 卷 030 期
页码: 55-59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为了明确新选高梁亲本材料的利用潜力,提高杂交育种效率,对4个新选高梁雄性不育系进行柱头生活力研究和配合力分析.用其与4个新选恢复系,按不完全双列杂交法组配16个杂交组合,采用DPS数据处理系统对株高、穗长、穗粒重、千粒重和蛋白质含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XSA和XJA的柱头生活力较强,在制种过程中授粉时间长、结实率高.雄性不育系XBA、XSA和恢复系59R、22R综合性状表现较好,这些亲本系在育种和生产上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从产量性状分析看,XBA/59R、XSA/59R、XJA/22R和XWA/59R是较理想的组合模式.
分类号: S514
- 相关文献
[1]新选高粱亲本系的配合力分析. 闫凤霞,梁笃,段冰,郭琦,张晓英,李团银. 2011
[2]杂交稻米质性状的亲本配合力分子标记鉴定. 刘小川,王渭霞,陈深广,余柳青. 2005
[3]几个骨干谷子雄性不育系和恢复系的配合力分析. 李素英,冯小磊,范光宇,苏旭,高翔,田晓建,赵治海,刘正理. 2016
[4]高粱雄性不育系与恢复系在育种和生产中的应用. 程庆军,张福耀,平俊爱,杜志宏,王立新. 2001
[5]高淀粉高配合力糯质高粱雄性不育系45A的创制与应用(英文). 丁国祥,赵甘霖,陈国民,倪先林,刘天朋. 2015
[6]新引进印度高梁不育系配合力分析. 张桂香,史红梅,宋旭东,李占录,李爱军,翟世宏. 2007
[7]新引进印度高粱不育系配合力分析. 张桂香,史红梅,宋旭东,李占录,李爱军,翟世宏. 2007
[8]高淀粉高配合力糯质高粱雄性不育系45A的创制与应用(英文). 赵甘霖,陈国民,倪先林,刘天朋. 2015
[9]高粱主干恢复系主要农艺经济性状配合力分析. 吕鑫,张福耀,平俊爱,杜志宏,李慧明. 2010
[10]群体改良法新育成高粱雄性不育系的配合力分析. 王艳秋,卢峰,邹剑秋,段有厚. 2009
[11]群体改良法新育成高梁雄性不育系的配合力分析. 王艳秋,卢峰,邹剑秋,段有厚. 2009
[12]辣椒雄性不育系选育初报. 袁远国,胡明文,李英,杨新城,罗孝明. 2008
[13]新型向日葵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恢复系的筛选. 梁国战,张贵祥,魏廷武. 2012
[14]大豆不育系的恢复系筛选及其杂种优势利用研究. 李杰坤,张磊,孙文勤,黄志平,张丽亚,胡晨,胡国玉,周斌. 2010
[15]Rht 3基因在杂种小麦中的利用. 赵寅槐,邹明烈,马正强,王苏. 1986
[16]Mo17Ht雄性不育系的选育和利用. 陈岩,董敬超,吴丹,吴金桐. 2006
[17]水稻恢复系“R3207”配制组合的灰色关联评价. 何花榕,房贤涛,谢祖钦,杨惠杰. 2011
[18]12个粳稻新不育系的配合力及利用价值评价. 赵庆勇,朱镇,张亚东,赵凌,张巧凤,许凌,王才林. 2008
[19]芥菜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恢复系的选育研究. 李云,毛堂芬,张敏. 2009
[20]利用雄性不育系培育玉米新品种. 闫米格,武岩军,任丽萍,李素玲.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优质食用高粱新品种晋白糯1号的选育
作者:孙美红;梁笃;郭琦;张晓娟;范昕琦;王绘艳;赵娟莹;柳青山;张一中
关键词:优质;食用高粱;晋白糯1号;品种选育
-
高粱CIPK家族基因的全基因组鉴定及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特征
作者:徐鹏;李春宏;范昕琦;梁笃;沈新莲
关键词:高粱;CIPK基因;全基因组鉴定;非生物胁迫
-
不同品种紫薯代谢品质差异分析
作者:王宁宁;王庆彬;史磊;孙哲;丁军;彭春娥;张晓英
关键词:甘薯;代谢组学;代谢通路
-
不同棉花品种种子萌发期耐旱性综合评价
作者:高利英;邓永胜;王晓歌;孔凡金;申贵芳;王宗文;段冰;王景会;徐东东;韩宗福
关键词:棉花;种子萌发;干旱胁迫;相对指标;耐旱性评价;模糊隶属函数
-
糯高粱顶土能力与幼苗器官形态关系的研究
作者:张晓娟;刘勇;王绘艳;聂萌恩;张一中;范昕琦;梁笃;郭琦;柳青山
关键词:糯高粱;中胚轴;顶土力
-
4种猕猴桃在山东越冬期生理响应及耐寒性评价
作者:郭琦;毛可欣;安淼;王海荣;吕巍;王世金;李健;李国田
关键词:猕猴桃;耐寒性;山东地区;低温处理;越冬;生理指标
-
基于表型性状的高粱育种材料遗传多样性分析及综合评价
作者:张一中;张晓娟;梁笃;郭琦;范昕琦;聂萌恩;王绘艳;赵文博;杜维俊;柳青山
关键词:高粱;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综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