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品种和栽培措施对盆周山区春马铃薯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晓黎

作者: 沈学善;李春荣;罗李飞;李洪浩;黄钢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春马铃薯;品种;栽培方式;生育期;产量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15 年 31 卷 30 期

页码: 128-131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为了研究不同品种和栽培措施对盆周山区春马铃薯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笔者在大田条件下进行盆周山区主栽春马铃薯品种‘米拉’和‘川芋56’与各地新品种在产量和生育期的对比试验,以及不同栽培方式对春马铃薯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试验。从产量和生育期综合考虑,结果表明新品种产量优势突出,建议推广,而‘米拉’和‘川芋56’,建议引进原原种扩繁;覆膜相对比不覆膜,垄作相对比平作都有明显的增产效应,因此最佳的栽培方式为垄作+地膜覆盖。

分类号: S532

  • 相关文献

[1]双季稻区不同栽培方式对早稻生育期、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逄焕成,肖小平,聂泽民,汤文光,于天一,汪柯,李强,杨光立. 2014

[2]不同栽培方式对莴笋产量的影响. 王克雄,吴利晓,张晓娟,秦爱红,关耀兵,张倩男. 2019

[3]庆阳市引进马铃薯新品种(系)两种栽培方式差异比较研究. 张文伟,李峰,耿智广,李可夫,胡新元,陆立银,慕晶,苏龙,林子君. 2017

[4]春大白菜栽培方式与品种比较试验. 赵大芹,陈明刚,贺超兴,陶莲. 2008

[5]安徽省粳稻生产现状及籼改粳发展潜力分析. 习敏,吴文革,陈刚,许有尊,杨惠成,周永进,孙雪原. 2018

[6]玉米品种引种试验. 向勤,金吉芬. 2020

[7]不同移栽期对不同糯玉米品种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王彧超,李洪,王瑞军,郗小倩,郭妙,王彧瑶. 2020

[8]北疆冷凉区玉米品种筛选试验. 王惊宇,刘迎春,耿慧,张俊花,高海. 2024

[9]播期对早熟籼粳杂交稻生育期及产量的影响. 李志瑛,郭莹,翟荣荣,叶胜海,叶靖,王健,王文颇. 2023

[10]广西油菜花色品种比较试验. 明日,张宗急,李云娟,毛玲莉. 2018

[11]密度对不同生育期油葵杂交种产量的影响. 王德兴,崔良基,孙恩玉,宋殿秀,刘金刚. 2010

[12]不同播期对糜子不同品种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景小兰,李志华,董旭. 2019

[13]生育期对燕麦全株产量和营养价值的影响. 那亚,陶雅,李峰,花梅,徐丽君,李文龙,乌仁曹. 2024

[14]浙江省早稻区试及生产趋势分析. 刘鑫,施俊生,缪添惠,俞琦英,王仁杯,季芝娟. 2022

[15]克服最小养分因子促进茶叶增产增质. 叶勇. 1992

[16]覆盖方式对春马铃薯生长和块茎品质的影响. 陈鑫昊,董文,陈铭,刘蕾,叶亦心,秦玉芝,周华兰,熊兴耀,胡新喜. 2022

[17]品种、栽培方式与气象因子对稻米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徐富贤,周兴兵,刘茂,蒋鹏,张林,郭晓艺,朱永川,熊洪. 2018

[18]秋延后耐贮运辣椒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张慧. 2003

[19]川南冬水田杂交中稻品种与气候互作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徐富贤,周兴兵,刘茂,蒋鹏,张林,郭晓艺,朱永川,熊洪. 2018

[20]不同品种、不同栽培方式对芦笋茎枯病发生规律的影响. 申香菊,尹俊玉,叶劲松,李国栋,赵卫星.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