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夏季紫化芽叶制作绿茶与红茶的主要内含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冠群

作者: 刘冠群;林竹;罗金龙;黄思洋;周芳;曾庆碧;吴叶青;周富裕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紫化芽叶;绿茶;红茶;内含成分;抗氧化活性

期刊名称: 农技服务

ISSN: 1004-8421

年卷期: 2022 年 010 期

页码: 72-74

摘要: 为茶树夏季紫化芽叶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以茶树夏季紫化芽叶和福鼎大白茶绿色芽叶1芽1叶为原料,分别制成绿茶和红茶,并对其主要内含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水浸出物、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茶多酚和咖啡碱含量,紫化芽叶绿茶分别较绿色芽叶绿茶(对照)高5.19%、6.67%、6.53%、0.41%和13.37%,紫化芽叶红茶分别较绿色芽叶红茶(对照)高3.10%、8.65%、6.07%、6.96%和6.41%;茶色素,紫化芽叶绿茶的花青素含量为绿色芽叶绿茶的8.65倍,而叶绿素总量低于绿色芽叶绿茶;紫化芽叶红茶的茶色素含量与绿色芽叶红茶差异不明显;总抗氧化活力、清除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活力,紫化芽叶绿茶分别较绿色芽叶绿茶高7.67%、6.40%和5.75%,紫化芽叶红茶分别较绿色芽叶红茶高6.88%、8.97%和4.71%;茶树夏季紫化芽叶所制绿茶、红茶在内含品质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方面均具有优势,茶树夏季紫化芽叶具备较好的开发潜质。

分类号: TS272.5

  • 相关文献

[1]红茶贮藏过程中主要内含成分及感官品质变化的研究. 杨娟,钟应富,罗红玉,邬秀宏,张莹,袁林颖. 2017

[2]绿茶超微粉碎后和贮藏过程中主要内含成分变化研究. 高飞虎,袁林颖,李中林,张玲,邓敏. 2010

[3]LED光质萎凋对绿茶品质的影响研究. 袁林颖,杨娟,钟应富,张莹,罗红玉,邬秀宏. 2016

[4]超微绿茶粉贮藏过程中主要内含成分变化的研究. 高飞虎,袁林颖,张玲. 2010

[5]8份茶树新品系加工红绿茶的适宜性. 陈正武,陈娟,曹雨,郭燕,杨春,张小琴. 2016

[6]茶叶香气成分中芳樟醇旋光异构体的分析. 杨停,朱荫,吕海鹏,马成英,张悦,施江,刘爽,林智. 2015

[7]茶树鲜叶采前诱导和采后加工对类胡萝卜素及其衍生香气的影响. 施江,王佳童,彭群华,吕海鹏,Susanne Baldermann,林智. 2023

[8]黔茶1号试制红茶、绿茶和黄茶的品质研究. 沈强,张小琴,罗金龙,杨肖委,刘晓霞,周良书,郑文佳. 2023

[9]不同季节翠玉品种3大茶类生化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潘顺顺,赖幸菲,孙伶俐,黎秋华,向丽敏,孙世利. 2017

[10]三类茶中茶氨酸、咖啡碱及多酚类的比较分析. 陈小强,叶阳,成浩,尹军峰,孙成. 2007

[11]湖南红、绿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禹利君,包小村. 2009

[12]3类茶中水溶性多糖及蛋白质的含量分析. 叶阳,陈小强,苏丽慧,唐东东. 2008

[13]黄山夏季鲜叶绿茶和红茶适制性研究. 雷攀登,黄建琴,周汉琛,胡善国,丁勇. 2016

[14]金萱品种夏暑茶类的生化成分分析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赖幸菲,孙世利,李裕南,庞式,李振声,潘顺顺. 2015

[15]黄化茶树新品种‘茗冠’多茶类品质差异分析. 游小妹,韩奥迪,李鑫磊,孔祥瑞,钟思彤,郭玉琼,单睿阳,陈常颂. 2023

[16]茶叶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功效及机理. 施江,张盛,陈爱陶,林智. 2019

[17]加强名优绿茶生产技术研发 促进湖南茶叶稳步发展. 郑宏发,常硕其,黄怀生,袁英芳,黄仲先. 2008

[18]中国和印度茶叶出口竞争力比较. 赵长和. 2016

[19]红绿茶兼制型全自动生产线设计与应用. 包小村,汤哲,黄怀生,赵熙,周建勇,朱克军. 2015

[20]普洱茶的抗氧化活性研究进展. 东方,何普明,林智.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