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形态学和ISSR分子标记的迷你甘薯遗传多样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邓禄军
作者: 邓禄军;吴巧玉;何天久;邓仁菊;王启富;罗密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迷你甘薯;形态学;聚类分析;ISSR荧光标记;遗传多样性
期刊名称: 种子
ISSN: 1001-4705
年卷期: 2021 年 010 期
页码: 56-6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浙江引进的16份迷你甘薯主推品种及潜力品系为对象,采用形态学性状聚类分析和ISSR荧光标记毛细管电泳技术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基于21项形态学性状的聚类图,在欧式距离为8.69处可分为两大类群,类群Ⅰ:浙13、浙33和QZ 66;类群Ⅱ为:浙259、S 8、浙20、浙15、浙132、浙255、心玉、心香、红香蕉、浙6025、浙70、浙75和JS-84。ISSR分子标记分析表明,利用6对引物共进行PCR扩增,迷你甘薯种质资源的观测等位基因(Na)为3个,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2.351 7个,期望杂合度(He)为0.218 6,香农指数(I)为0.634 6,通过NTSYSpc 2.1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在遗传距离为1.05时,16份供试迷你甘薯材料可分为两大类。部分供试材料的ISSR标记聚类结果与形态学标记在遗传背景和类群划分上具有一致性,但是两种鉴定分类方法的聚类分析结果也存在一定差异。迷你甘薯种质材料遗传多样性丰富,将形态学及ISSR标记结合能有效提高品种间特异性的鉴定,更能客观、准确地确定种质资源的亲缘关系。
分类号: S531
- 相关文献
[1]紫色甘薯资源的形态学和ISSR荧光标记分析. 吴巧玉,何天久. 2022
[2]中小花型蝴蝶兰种质遗传多样性的形态与SRAP分析. 钟淮钦,钟海丰,林兵,黄敏玲,吴建设,樊荣辉. 2013
[3]基于形态学性状的不同种源文冠果遗传多样性分析. 田晨阳,连琼宇,姜继元,叶春秀. 2022
[4]ISSR荧光标记毛细管电泳与谷子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 常玉卉,张艾英,刘盼,张莉. 2017
[5]广西中蜂与云南中蜂杂交子代形态学测定及杂交优势分析. 张祖芸,杨若鹏,苗春辉,张学文,余玉生,王艳辉. 2018
[6]睡莲属植物花粉形态研究. 曹婧,戴忠良,徐迎春,刘春贵,徐婷,孙春青. 2023
[7]甜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研究. 徐志红,徐永阳,刘君璞,孙治强. 2008
[8]多元判别法鉴别中国魔芋种. 吴学尉,叶辉,乔琴,李琳,刘丹丹,杨雨嫣,王丽花,吴治成. 2018
[9]辣椒种质资源的形态学和SRAP分析. 赫卫,张慧,王莹. 2019
[10]基于形态学性状和SSR标记的花生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和特异性鉴定. 刘洪,徐振江,饶得花,鲁清,李少雄,刘海燕,陈小平,梁炫强,洪彦彬. 2019
[11]雀麦属13种植物形态遗传多样性研究. 郝峰,徐柱,李平,李金在,马玉宝,闫伟红. 2011
[12]20份石斛兰资源形态学多样性研究. 李和平,何炎森,余松金. 2021
[13]国内菜用黄花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郑家祯,李和平,赖正锋,洪建基,吴松海. 2018
[14]基于形态学与SSR标记的甘薯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齐张华,李丹,姚晓文,张银东,欧文军. 2022
[15]新疆杂草黑麦居群形态学性状调查. 车永和,杨欣明,扬燕萍,李秀全,齐进会. 2008
[16]旱雀麦形态学遗传多样性研究. 郝峰,徐柱,李平,杨钦忠,闫伟红,王慧萍. 2011
[17]基于形态学的中华鹅观草遗传多样性分析. 高飞,柴守诚,高爱农. 2006
[18]菠菜育种材料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梅燚,崔彦玲,郭军,陈海丽,孟淑春. 2014
[19]福建水生植物浮萍的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鉴定及遗传多样性研究. 叶松建,韩冰莹,张家明. 2017
[20]蒙古冰草居群遗传多样性研究. 兰保祥,李立会,王辉.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浓度赤霉素及温度处理对甘薯出芽的影响
作者:范建新;邓仁菊;王维凤
关键词:甘薯;赤霉素浓度;温度;催芽;农艺性状
-
不同紫甘薯品种淀粉理化特性的比较分析
作者:罗密;郭崇韬;关郁芳;尹旺;邓仁菊;包维嘉
关键词:紫甘薯;淀粉;理化特性;相关性分析
-
不同培养基配方对甘薯愈伤形成及生根的影响
作者:范建新;邓仁菊;王维凤
关键词:甘薯;培养基;MS;NAA;6-BA;愈伤组织;生根
-
不同品种甘薯的淀粉结构与理化特性
作者:罗密;尹旺;郭崇韬;邓仁菊;付梅;包维嘉
关键词:甘薯;淀粉;结构;理化特性;直链淀粉;淀粉粒
-
贵州省鲤鱼养殖业发展现状与建议
作者:王启富;罗凤琴;任芸
关键词:鲤鱼;养殖业;现状;发展前景;对策;贵州
-
不同扦插密度对甘薯产量的影响
作者:王启富;吴巧玉
关键词:甘薯;山东紫薯;紫云红芯薯;扦插密度;产量
-
紫云红芯薯绿色高效生产技术初探
作者:张廷刚;吴巧玉
关键词:红芯薯;绿色高效;生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