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唐耀华
作者: 唐耀华;万品俊;郝培应;傅强;俞晓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褐飞虱;组氨酸;类酵母共生菌;His2;His6;RNA干扰
期刊名称: 中国水稻科学
ISSN: 1001-7216
年卷期: 2016 年 30 卷 04 期
页码: 406-41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l)]是我国水稻上的主要害虫,专一性吸食必需氨基酸缺乏的水稻筛管液。利用基因组和转录组数据,人们构建了褐飞虱及其体内类酵母共生菌(YLS)参与组氨酸等必需氨基酸的合成途径。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旨在通过基因克隆和RNA干扰研究YLS的His2和His6(分别命名为EdeHis2和EdeHis6)在褐飞虱生长、发育和存活中的作用。同源搜索和系统发育分析表明EdeHis2和EdeHis6均源于YLS基因组,与绿僵菌His2和His6高度同源并在系统发育树中形成一个簇,但在褐飞虱基因组中无同源基因。基因的时空表达分析表明,His2和His6在褐飞虱的各个龄期均表达且呈现一定的波动性,在褐飞虱脂肪体中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头、足、体壁和中肠。此外,在褐飞虱头和翅的基因组中未能扩增到目的片段,而在腹部能扩增出目的片段。分别注射外源双链RNA(dsEdeHis2或dsEdeHis6)后的第2、4、6天,EdeHis2的表达量分别显著下调45%~60%,EdeHis6下调27%~55%。dsEdeHis2和dsEdeHis6分别使褐飞虱的死亡率提高了8.3%和9.2%,雌、雄虫的若虫期历期延长了0.43d、0.33d和0.65d、0.36d,但均未达到显著水平。另外,注射dsEdeHis6的褐飞虱雌雄成虫翅畸形率分别为11%和13%,显著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源于YLS的EdeHis2和EdeHis6参与褐飞虱组氨酸的合成,与褐飞虱的存活、发育和翅发育相关。
分类号: S435.112.3
- 相关文献
[1]褐飞虱类酵母共生菌ProFAR-I基因的克隆与表达模式研究. 唐耀华,袁三跃,王鑫鑫,万品俊,俞晓平,傅强. 2015
[2]水稻与褐飞虱互作过程中虫体内类酵母共生菌的个体大小及数量变化. 陈法军,张珏锋,陈建明,郑许松,陈列忠,俞晓平. 2006
[3]制霉菌素对褐飞虱取食行为、营养及共生菌数量的影响. 张珏锋,何月平,陈建明. 2015
[4]不同褐飞虱寄主种群类酵母共生菌形态和数量的比较. 孙佳音,傅强,赖凤香,王渭霞. 2009
[5]褐飞虱类酵母共生菌菌体蛋白质提取方法的比较. 张海强,陈建明,张珏锋. 2015
[6]芽孢杆菌的引入对褐飞虱微生物群和生长发育的影响. 王渭霞,朱廷恒,赖凤香,魏琪,万品俊,何佳春,傅强. 2023
[7]一株褐飞虱内共生菌的分离及分子鉴定. 张珏锋,吴鸿,陈建明,郑许松,陈列忠,俞晓平. 2007
[8]常用杀虫剂和杀菌剂对褐飞虱类酵母共生菌生长的影响. 陈建明,何月平,张珏锋,李娜,陈列忠,俞晓平. 2009
[9]褐飞虱不同致害性种群体内共生菌18SrDNA部分序列比较. 张珏锋,吕仲贤,陈法军,陈建明,郑许松,徐红星,陈列忠,俞晓平. 2006
[10]褐飞虱体内类酵母共生菌与氨基酸营养的关系. 王国超,傅强,赖凤香,陈铭学,牟仁祥,张志涛. 2005
[11]褐飞虱GSK-3调控糖原与海藻糖代谢的潜在功能. 丁艳娟,刘永康,罗雨嘉,邓颖梅,徐红星,唐斌,徐彩娣. 2019
[12]褐飞虱两个糖转运蛋白的功能分析及调控海藻糖代谢的影响. 罗雨嘉,邱玲玉,刘永康,庞晓青,姚琼,王世贵,唐斌,徐彩娣. 2022
[13]载脂蛋白在褐飞虱取食、存活和繁殖中的作用. 付健美,赵志畅,戴红岩,李晶,方继朝,纪锐. 2024
[14]通过RNA干扰技术研究Ran在褐飞虱发育和繁殖中的作用. 李凯龙,王渭霞,万品俊,赖凤香,傅强. 2015
[15]组氨酸的生理功能及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胡孟,武书庚,王晶,齐广海,张海军. 2018
[16]组氨酸对体外培养奶牛乳腺上皮细胞β-酪蛋白及酪氨酸激酶2-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5/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相关磷酸化蛋白表达的影响. 王珊珊,高海娜,赵圣国,郑楠,张养东. 2016
[17]杏鲍菇528深层发酵生物合成麦角硫因的培养基优化. 汤葆莎,吴俐,翁敏劼,赖谱富,李怡彬. 2021
[18]亮氨酸或组氨酸通过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影响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中酪蛋白的合成. 高海娜,胡菡,王加启,郑楠. 2015
[19]稻飞虱体内的类酵母共生菌及其营养功能. 王国超,傅强,张志涛. 2005
[20]高温对灰飞虱体内类酵母共生菌和耐药性的影响. 张晓婕,俞晓平,陈建明.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甲维盐与阿维菌素对褐飞虱繁殖力及天敌稻虱缨小蜂控害能力的影响
作者:何佳春;王康逸;Mubashar HUSSAIN;魏琪;万品俊;赖凤香;王渭霞;傅强
关键词:褐飞虱;稻虱缨小蜂;甲维盐;阿维菌素;再猖獗;繁殖力;寄生率
-
凡纳对虾高低繁殖力群体卵巢组织学观察及相关候选基因的表达分析
作者:张建春;孔杰;曹家旺;谭建;代平;孟宪红;罗坤;傅强;陈宝龙;刘东亚;邢群;隋娟;栾生
关键词:凡纳对虾;繁殖;卵巢;组织学;基因;表达模式
-
凡纳滨对虾易位子相关蛋白α亚基(TRAPα)基因解析及其与WSSV抗性的关联
作者:王晶晶;李旭鹏;薛倩;曹宝祥;栾生;罗坤;隋娟;代平;曹家旺;谭建;陈宝龙;傅强;孔杰;高焕;孟宪红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TRAP;表达水平;SNP;DNA甲基化
-
利用"黄海芯1号"55K SNP芯片评估凡纳滨对虾选育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与基因组近交水平
作者:刘丹阳;孔杰;王平;陈荣坚;傅强;罗坤;陈宝龙;隋娟;孟宪红;代平;谭建;曹家旺;李旭鹏;康子仪;刘绵宇;强光峰;迟长凤;栾生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黄海芯1号;遗传多样性;连续性纯合片段;基因组近交系数
-
稻瘟病菌MoZds1的功能分析
作者:黄昌丽;朱学明;李琳;鲍坚东;俞晓平;林福呈
关键词:稻瘟病菌;气生菌丝;细胞壁完整性;细胞自噬
-
不同抗感水稻品种对褐飞虱胁迫的高光谱响应特征
作者:杨奇欣;赖凤香;何佳春;魏琪;王渭霞;万品俊;傅强
关键词:褐飞虱;水稻抗性;高光谱;植被指数;机器学习
-
带药移栽对水稻害虫防控的减药增效作用分析
作者:魏琪;张明;朱旭晖;何佳春;刘连盟;赖凤香;王渭霞;万品俊;刘龙生;傅强
关键词:带药移栽;水稻害虫;三氟苯嘧啶;四唑虫酰胺;农药减量;天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