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新品种晋单65号丰产栽培技术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韩云丽
作者: 韩云丽;陈喜明;高克昌;程丹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晋单65号;栽培技术;施氮量;行距;栽培密度
期刊名称: 现代农业科技
ISSN: 1007-5739
年卷期: 2013 年 14 期
页码: 17-18
摘要: 采用三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行距、密度、施氮量与玉米新品种晋单65号产量之间的关系,建立了数学模型,通过分析寻优得出11 777 kg/hm2以上产量水平的栽培措施组合方案是:行距55 cm,密度47 385株/hm2,纯N施用量415 kg/hm2(按尿素的46%折算纯N)。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施氮量与行距对冬小麦品质性状的调控效应. 郭明明,赵广才,郭文善,常旭虹,王德梅,杨玉双,王美,范仲卿,亓振,王雨,刘孝成. 2015
[2]施氮量与行距互作对不同筋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效应. 郭明明,赵广才,郭文善,常旭虹,王德梅,杨玉双,王美,亓振,王雨,刘孝成. 2015
[3]施氮量与栽植密度对杂交粳稻常优1号产量及生长特性的影响. 姚月明,王海候,陆长婴,施林林,郁寅良. 2009
[4]施氮量、栽培密度对玉米浙甜7号产量的影响. 郭章贤,卢华兵,郭国锦. 2007
[5]红麻用于造纸及其选种栽培技术的研究. 陈祥云. 1988
[6]贵州玉米机械化生产行距研究. 赵晓燕,王竹,徐如宏,任洪. 2012
[7]河套灌区玉米一穴双株高产栽培穴行距配置. 党久占,赵强,刘宇杰,张玉金,张光,任孝忠,李彦英,白勇兴. 2019
[8]不同行距与密度配置对春玉米产量效应的研究. 韦德斌,钟维,向英,黄俊. 2015
[9]半干旱区玉米行距调整增密对群体冠层结构及产量的影响. 王洪君,王楠,胡宇,栾天宇,孙孟琪,梁烜赫,赵鑫,栾天浩,代永刚,陈宝玉. 2018
[10]不同行距与播期对晚播玉米的影响研究. 连培红,张文忠,芦明,王慧慧,申海斌. 2016
[11]密度和施肥量对玉米浙单724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影响. 楼肖成,朱正梅,赵军华,吕学高. 2012
[12]春玉米品种绥玉23适宜栽培密度研究. 石运强,景玉良,于海林,王宇先,高利,孙艳杰,邵勇,魏国才,金振国. 2019
[13]施氮量和插植密度对超级杂交晚稻天优998产量的影响. 刘怀珍,黄庆,陆秀明,李惠芬. 2010
[14]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强筋小麦龙麦35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刘东军,宋维富,杨雪峰,赵丽娟,宋庆杰,张春利,辛文利,肖志敏. 2022
[15]不同氮量和密度对吉单96冠层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杨粉团,曹庆军,李贺,曹欣欣,李刚,于洪浩,姜晓莉,孔凡丽. 2019
[16]玉米吉单441不同氮肥施用量研究. 郑殿臣,高德全,杨占华,孙志忠,马文波,方向前,赵洪祥. 2019
[17]苏玉30适宜的种植密度及氮肥施用量. 陆虎华,薛林,郝德荣,冒宇翔,陈国清,胡加如,石明亮,张振良,黄小兰,周广飞. 2016
[18]密度和追氮量对夏播玉米黔单11产量的影响. 潘敏娜,郑常祥. 2007
[19]施氮量对北方梯田旱地玉米产量、氮素利用及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王平生,马忠民,韩宏,杨虎德,黄青岩,赵万千. 2016
[20]新型氮肥及施氮量对玉米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岳克,马雪,宋晓,郭斗斗,张珂珂,黄绍敏,岳艳军,姚健,张水清.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马铃薯StDof5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作者:梅显军;宋慧洋;李京昊;梅超;宋倩娜;冯瑞云;陈喜明
关键词:马铃薯;StDof5;载体构建;遗传转化
-
基于高基元SSR构建黍子DNA分子身份证
作者:丁艺冰;丁雨格;陈凌;王海岗;陈喜明;王瑞云;乔治军
关键词:黍子;SSR标记;主成分分析;分子身份证;DNA条形码;二维码
-
早熟无公害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作者:白洁;韩云丽;王志虹;李晓峰;刘玉红
关键词:早熟;无公害;马铃薯;栽培技术
-
2018年山西省青贮玉米品种比较试验
作者:赵力;庞云霞;焦建伟;侯磊;陈喜明;智建奇;安伟;梁艺;徐嘉
关键词:青贮玉米;品种比较;产量;农艺性状
-
13个苦荞国家区域试验品种(北方组)的丰产、稳产性评价分析
作者:陈喜明;王鹏科;韩云丽;高克昌;李晓峰
关键词:苦荞;丰产稳产;分析
-
不同鲜食甜、糯玉米品种区域试验
作者:赵力;庞云霞;侯磊;智建奇;梁艺;安伟;陈喜明
关键词:甜、糯玉米;区域试验;丰产;抗性;山西忻州
-
“增益型、套餐式”土地托管模式的创立与实施
作者:陈喜明;韩云丽;邵林生;温日宇;张广峰
关键词:增益型、套餐式;土地托管;实施;决策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