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BYDV小麦—中间偃麦草易位系α—淀粉酶2同工酶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孝

作者: 辛志勇;肖世和;林志珊;钱幼婷;徐惠君;杜玉璞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偃麦草;大麦黄矮病毒病;淀粉酶;易位系;重组率

期刊名称: 作物学报

ISSN: 0496-3490

年卷期: 1998 年 24 卷 1 期

页码: 1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对抗大麦黄矮病毒病的普通小麦-中间偃麦草易位系F94631和F94885-2进行抗性和#alpha#-淀粉酶2同工酶电泳图谱的研究, 证明抗性基因和控制#alpha#-淀粉酶2形成的结构基因#alpha#-Amy-Ag~(i)2(#alpha#-Amy-X2)均位于中间偃麦草第7组染色体(7Ai-1或7X)长臂上。这两个基因都呈显性遗传。#alpha#-Amy-X2控制形成二条#alpha#-淀粉酶特异酶带, 可认为是7Ai-1长臂的生化标记。经BYDV抗性和#alpha#-淀粉酶2遗传分析, 推断这两个基因位点相距为约29.4个遗传单位。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抗BYDV小麦—中间偃麦草易位系α-淀粉酶2同工酶的研究. 辛志勇,肖世和,林志珊,徐惠君,杜丽璞,钱幼婷. 1998

[2]源于中间偃麦草7XL的抗小麦黄矮病重要基因TiDPK1的分离克隆与功能验证. 张增艳,刘艳,辛志勇. 2009

[3]抗小麦黄矮病重要基因TiNBL1的分离克隆与功能验证. 赵丹,李宁,张增艳,黄茜,赵继荣,陈亮,黄占景,辛志勇. 2009

[4]水稻幼苗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的构建及鉴定. 朱佳慧,徐秋芳,袁平平,倪海平,周益军,蒋选利,杜何为. 2018

[5]日本血吸虫7d童虫消减cDNA文库的构建及测序分析. 王欣之,矫矫,石耀军,冯新港,苑纯秀,金亚美. 2008

[6]乌珠穆沁羊耳缘组织cDNA文库的构建与趋化因子CXCL10基因的克隆及表达. 雷娜,关伟军,陈书明. 2010

[7]偃麦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李培英,孙宗玖,朱昊,阿不来提. 2012

[8]偃麦草根茎蛋白质修饰冰晶的研究. 龚束芳,杨涛,李岩,车代弟. 2009

[9]小麦背景中源于长穗偃麦草抗白粉病基因的分子定位. 贺润丽. 2008

[10]小偃麦衍生品系的赤霉病抗性评价. 张晓军,肖进,王海燕,乔麟轶,李欣,郭慧娟,常利芳,张树伟,阎晓涛,畅志坚,武宗信. 2020

[11]小麦与偃麦草远缘杂交的研究. 孙善澄. 1987

[12]抗黄矮病普通小麦偃麦草异附加系、异代换系的选育和鉴定. 武东亮,辛志勇,陈孝,徐惠君,马有志,张增艳. 1999

[13]中间偃麦草抗小麦白粉病和眼斑病遗传控制研究. 李洪杰,王晓鸣,朱振东. 2008

[14]偃麦草基因组特异重复序列的分离与应用. 姚涵,汤才国,赵静,郑琪,李滨,郝晨阳,李振声,张学勇. 2016

[15]小麦和天蓝偃麦草杂交育种的主要进展与成就. 裴自友,孙玉. 1994

[16]小偃麦类型与物种形成的研究. 孙善澄,李洪杰. 2008

[17]碱性盐胁迫对偃麦草苗期生长的影响. 潘多锋,申忠宝,王建丽,高超,李道明,张瑞博,邸桂俐,刘慧来. 2016

[18]偃麦草属分子标记开发研究进展. 朱艳,畅志坚,张晓军,李欣,詹海仙,郭慧娟,乔麟轶. 2017

[19]小麦—偃麦草—簇毛麦三属杂种研究初报. 袁文业,张美荣,裴自友,孙玉,白建荣,孙善澄. 1992

[20]优良的饲用坪用水土保持兼用植物—偃麦草. 孟林,张国芳. 200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