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黄叶片遗传转化再生系统的建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志刚
作者: 刘志刚;李明军;张振臣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地黄;叶片;遗传转化;再生系统;抗生素
期刊名称: 河南农业科学
ISSN: 1004-3268
年卷期: 2006 年 35 卷 11 期
页码: 85-8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以地黄85-5无菌苗为材料,对叶片再生系统及其对卡那霉素和羧苄西林钠的天然耐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MS+6 BA 2.0mg/L+NAA 0.05mg/L是叶片再生的最适培养基;在地黄遗传转化中,卡那霉素的筛选压和羧苄西林钠的抑菌浓度分别以20mg/L和400mg/L为宜。
分类号: S567.239
- 相关文献
[1]番茄子叶再生系统的初步研究. 杨学习,蒋士君,张振臣. 2003
[2]抗生素对苹果离体叶片再生的影响. 吴雅琴,程和禾,李玉生,陈龙,赵艳华,吴永杰. 2012
[3]抗生素对高粱茎尖再生的影响及再生体系的建立. 林凤,张春宇,王洪岩,陈丹,石太渊. 2005
[4]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马铃薯DM茎段遗传转化条件的优化. 连欢欢,杨永智,王舰. 2016
[5]不同抗生素对甘薯遗传转化的影响. 谭文芳,阎文昭,王大一. 2005
[6]瓜类蔬菜转基因研究进展. 韩伟,刘娥娥,王亚琴,何晓明. 2010
[7]粳稻成熟胚高频率再生因素的研究. 郝文媛,王丕武,林秀峰,姚丹,武丽敏. 2006
[8]东北春玉米骨干自交系组织培养再生系统研究. 袁鹰,曲喜云,王玉民,郝文媛,谭化,张光弟,刘德璞. 2005
[9]一种高效建立小麦再生系统的方法. 朱华忠. 2007
[10]不同倍性西瓜再生体系比较. 阎志红,刘文革,赵胜杰,何楠. 2009
[11]桉树再生系统的研究. . 2004
[12]地黄脱毒种栽无土繁育技术研究初报. 张德胜,张振臣,王永江,乔奇,秦艳红,田雨婷,朱昆. 2012
[13]地黄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王卉,左静静,安晓宁,刘少翔,闫贵云,霍利光,牛瑜琦. 2015
[14]不同地黄种质在山西南部的生物学性状及适应性评价. 许爱玲,席天元,解红娥,卫晓东,梁哲军. 2020
[15]地黄不同种质杂交育种初步分析. 左静静,闫贵云,霍利光. 2019
[16]不同脱毒处理怀地黄对干旱胁迫的响应特性. 李萌,腊贵晓,张宝,苏秀红,董诚明. 2023
[17]地黄脱毒试管苗大田直接移栽技术研究. 解晓红,解红娥,李江辉,王凌云,吴慎杰,陈丽,武宗信. 2015
[18]地黄对斜纹夜蛾生长发育的影响. 梁怀方,王丽,朱香镇,张开心,李东阳,崔金杰,雒珺瑜,陈招荣. 2024
[19]地黄脱毒技术研究与应用. 解红娥,解晓红,李江辉,武宗信,郝建平. 2005
[20]调温移栽地黄脱毒试管苗探讨. 李燕娥,武宗信,解红娥,杨广东,吴家和,孟晋红. 200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甘薯褪绿矮化病毒西非株系RT-RPA-LFD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作者:王永江;乔奇;王爽;赵付枚;田雨婷;张德胜;张振臣
关键词:甘薯褪绿矮化病毒西非株系;逆转录酶重组酶聚合酶扩增;侧向流层析;快速检测;甘薯
-
尼罗罗非鱼MYF6基因SNP位点筛选及其与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
作者:高风英;佟延南;刘志刚;曹建萌;王淼;衣萌萌;可小丽;卢迈新;朱海
关键词:尼罗罗非鱼;肌源性因子6(MYF6);SNP;双倍型;生长性状
-
eDNA监测空间分辨率量化方法研究-以长江中游干流平水期为案例
作者:杨海乐;许兰馨;周琼;刘志刚;吴金明
关键词:环境DNA监测;空间分辨率;可信度与覆盖度;流域生物信息流;流域生态学
-
甘薯苗期黑斑病对薯苗生长的影响及药剂浸种对黑斑病的防治效果
作者:张德胜;田雨婷;马占宽;赵付枚;王英志;张振臣
关键词:甘薯;甘薯长喙壳;甘薯苗期黑斑病;浸种;产苗量
-
不同高低畦种植模式对冬小麦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
作者:周江明;韩小伟;田雪慧;武利峰;高英波;李明军;李伟;李树兵;郝延杰;韩哲;高琪
关键词:冬小麦;种植模式;产量;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穗数
-
POU1F1基因SNP位点与尼罗罗非鱼体质量和形态性状的相关性
作者:高风英;佟延南;曹建萌;刘志刚;王淼;衣萌萌;可小丽;卢迈新;朱海
关键词:尼罗罗非鱼;POU1F1;SNPs;双倍型;体质量;形态性状
-
零价铁活化过硫酸盐降解土壤中邻苯二甲酸酯
作者:李海峰;刘河疆;郭文博;苏含明;刘志刚;马兴旺;刘国宏
关键词:零价铁;过硫酸盐;土壤;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降解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