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耕作方式下玉米秸秆还田对土壤真菌群落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吕开源
作者: 吕开源;周立萍;康建宏;吴宏亮;贾彪;班文慧;蔡启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耕作方式;秸秆还田;土壤真菌群落;高通量测序
期刊名称: 中国土壤与肥料
ISSN: 1673-6257
年卷期: 2022 年 008 期
页码: 112-12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研究宁夏引黄灌区秸秆还田与籽粒直收玉米配套模式下不同耕作和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及功能的影响,探究土壤真菌群落对耕作和秸秆还田方式响应差异的生物学机制,为优化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和提高农田土壤肥力提供理论依据.以宁夏引黄灌区秸秆还田与籽粒直收玉米连作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2种耕作方式(免耕与深翻)与3种秸秆还田方式(不还田、秸秆半量还田与秸秆全量还田)定位试验条件下,玉米成熟期土壤真菌群落结构与功能的差异,并结合土壤理化性质,进一步探究农田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及功能变化的环境驱动因子.结果表明,免耕结合秸秆半量覆盖还田处理土壤真菌多样性指数表现最优,免耕条件下秸秆不还田与秸秆半量还田处理土壤真菌OTU数均多于深翻,秸秆全量还田处理则相反.各处理优势真菌种群存在明显差异,子囊菌门、担子菌门、被孢菌门、粪壳菌纲、Symmetrospora属、被孢霉属和子囊菌属在各处理中相对丰度普遍较高;免耕处理对不同真菌物种存在不同的影响,可以促进参与木质素腐解的真菌生长发育,降低致病真菌的相对丰度.耕作方式对真菌群落组成的影响显著,免耕结合秸秆不还田、秸秆半量覆盖还田处理下土壤真菌群落组成稳定性较强,其余处理的土壤真菌群落组成稳定性则较差.各处理对真菌群落组成贡献较大的真菌物种存在差异.土壤理化性质与不同菌属的生长繁殖关系密切,主要优势菌属主要受土壤碱解氮、全磷、有效磷、容重的影响.本研究发现,不同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改变了农田土壤真菌群落OTU数量、多样性参数以及群落组成,不同的土壤理化性质也是影响各真菌菌属生长繁殖的主要因素;免耕结合适宜的秸秆覆盖还田量能够促进土壤中易腐解秸秆的菌属生长繁殖,利于形成秸秆还田生态圈的良性循环,促进农田土壤生态系统稳定.
分类号: S141.4`S154.3
- 相关文献
[1]不同耕作和秸秆还田下褐土真菌群落变化特征. 代红翠,张慧,薛艳芳,高英波,钱欣,赵海军,成浩,李宗新,刘开昌. 2019
[2]不同种植年限羊肚菌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及代谢通路. 韩雨潼,岳增良,张国印,郜静,李玭,王立安,李守勉,赵振重,刘晓薇,王凌. 2023
[3]贝加尔针茅草原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对氮素和水分添加的响应. 张海芳,刘红梅,赵建宁,李刚,赖欣,李洁,王慧,杨殿林. 2018
[4]藏沙蒿与多年生禾草混播对西藏沙化草地植被及土壤真菌群落特征的影响. 刘欢,董凯,仁增旺堆,王敬龙,刘云飞,赵桂琴. 2023
[5]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不同耕作方式下水稻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 劳承英,申章佑,李艳英,韦本辉,周灵芝,周佳,胡泊,黄渝岚. 2021
[6]连续两年秸秆还田与不同耕作方式对直播稻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张大伟,刘建,王波,曹杨,卞新民. 2009
[7]耕作及秸秆还田方式对春玉米产量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战秀梅,彭靖,李秀龙,李亭亭,韩晓日,宋涛,潘全良. 2014
[8]基于秸秆还田条件下辽北地区适宜耕作方式及施肥量研究. 徐嘉翼,牛世伟,安景文,王娜,崔远鸿. 2018
[9]耕作和秸秆还田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及其作物产量的影响. 王峻,薛永,潘剑君,郑宪清,秦秦,孙丽娟,宋科. 2018
[10]油菜秸秆还田养分释放率及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何川,杨勤,蒲全波,陈岩,杨云,王鹏,金容,郑祖平,夏清清. 2020
[11]探究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土壤呼吸的影响及机理. 王楠. 2017
[12]秸秆全量还田条耕种植模式对春玉米出苗质量与产量的影响. 曹庆军,杨粉团,孔凡丽,崔正果,刘亚军,崔英,王影,程延河,李会之,赵丽娟,王艳丽,王贵满,李刚,宋春玲. 2020
[13]花生栽培措施消减土壤紧实胁迫危害研究现状与展望. 孙学武,柳开楼,邹晓霞,司贤宗,郑永美,丁红,吴正锋,沈浦,王才斌. 2020
[14]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田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张佳倩,李福,孙峰成,刘亚楠,王丽芳,张婷婷,且天真,张德健. 2022
[15]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砂姜黑土土壤酶活性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孟庆阳,王永华,靳海洋,晁岳恩,段剑钊,郭天财. 2016
[16]不同耕作及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养分及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杨冰,孟祥海,王佰成,王文慧,时新瑞,徐德海,张帅,张星哲. 2024
[17]长期不同耕作与秸秆还田对土壤养分库容及重金属Cd的影响. 肖小平,唐海明,张海林,陈阜,陈中督,薛建福,杨光立. 2015
[18]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对稻茬麦草谷比及麦秸可收集系数的影响. 顾克军,顾东祥,张斯梅,许博,杨四军,张恒敢,张传辉,石祖梁. 2014
[19]不同耕作与秸秆处理模式对鲁西南潮褐土物理性状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韩成卫,孔晓民,郝福庭,宋春林,吴秋平,孙泽强. 2019
[20]不同耕作方式下秸秆还田对晋中玉米田水分时空分布及产量的影响. 李娜娜,李志强,黄学芳,郝科栋,梁改梅.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秸秆还田模式下种植密度对玉米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的影响及其驱动因素分析
作者:谭小敏;吕开源;马惠;吴宏亮;赵如浪;康建宏;吴娜
关键词:秸秆还田;种植密度;土壤理化性质;真菌多样性;真菌群落结构
-
不同轮作模式通过改善西兰花土壤养分和真菌群落在土壤健康中的应用
作者:张凯;程彦弟;胡皓楠;冯海萍;吴宏亮;康建宏
关键词:西兰花;轮作;土壤化学性质;土壤微生物;土壤健康
-
土壤微生物对种植模式的响应-基于CiteSpace的文献计量分析
作者:胡皓楠;冯海萍;张凯;吴宏亮;康建宏
关键词:土壤微生物;种植模式;CiteSpace;Web of Science;文献计量分析
-
不同改良措施对盐碱地枸杞光合特性、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作者:刘萍涛;杨涓;康建宏;郑国琦;李锋;刘晓丽
关键词:脱硫石膏;盐碱地;枸杞;主成分分析
-
不同种植模式对水稻籽粒淀粉含量及淀粉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作者:周甜;吴少华;康建宏;吴宏亮;杨生龙;王星强;李昱;黄玉峰
关键词:水稻;直播;淀粉;淀粉合成关键酶;产量
-
宁夏灌区玉米一次性机械化施肥技术效应研究
作者:周玉龙;蔡启明;张文杰;赵健;王永宏;赵如浪
关键词:玉米;一次性施肥;控释肥;宁夏灌区
-
宁夏青贮玉米生产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作者:李渊浩;王永宏;赵如浪;张文杰;蔡启明
关键词:青贮玉米;品种;区域适应性;宁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