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常规晚粳稻经济性状演变及育种思考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志德

作者: 陈志德;仲维功;熊元忠;杨杰;宋小禄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常规晚粳稻;经济性状;演变;育种探讨

期刊名称: 南京农专学报

ISSN: 32-1510/S

年卷期: 2000 年 01 期

页码: 10-15

摘要: 分析了 1 5个常规晚粳稻品种主要经济性状的演变。结果表明 :“九五”以来我省选育的晚粳稻品种的产量明显提高 ,这主要归结于品种成穗数的增加和结实率的提高。对照部颁优质米标准 ,品质差异主要体现在垩白率、垩白度等外观品质上 ,绝大多数品种的食口性不尽人意。对目前我省常规晚粳稻育种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

分类号: S511.21

  • 相关文献

[1]晚粳稻宁84机插密度试验. 黄宣,叶朝辉,陈国,金林灿. 2019

[2]常规晚粳稻品种休眠性鉴定与筛选. 常志远,张锐剑,谭宏,叶靖,翟荣荣,张小明. 2020

[3]播期对浙江省常规晚粳稻品种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余鹏,李小华,叶胜海,赵小燕,翟荣荣,金庆生,张小明. 2016

[4]盐城地区大麦品种的演变与分析. 陈健,黄如鑫,陈和,陈晓静,吴春. 1998

[5]新时期浙江省水稻品种类型结构演变研究. 王仁杯,童琦珏,吴卫成. 2014

[6]台湾第二时期农业政策的演变及启示. 郑百龙. 2002

[7]浙江省春播西瓜品种结构的演变. 王仁杯,童琦珏,吴卫成,孙永朋. 2014

[8]河北省1949~1998年种植制度演变分析. 杨金深,孙丽敏. 2000

[9]河南省弱春性小麦品种(系)主要农艺性状演变分析. 曹廷杰,赵虹,王西成,崔党群,詹克慧. 2010

[10]棉盲蝽在江苏沿海棉区的发生演变及原因剖析. 徐文华,左文惠,王瑞明,刘标,卞同洋. 2007

[11]近60年黄淮麦区冬小麦育种技术演变. 林作楫,揭声慧,雷振生,吴政卿,杨会民. 2012

[12]中粳水稻品种资源的遗传多样性Ⅰ.主要农艺性状的演变特点. 徐大勇,卢百关,钟环,樊继伟,罗利. 2009

[13]江苏省五十年代以来中籼稻品种产量及有关性状的演变. 姚立生,高恒广,杨立彬,何顺椹,顾根宝,孙明法,顾来顺. 1990

[14]从品种志分析吉林省八十五年来大豆育成品种产量和品质的演变. 张伟,王曙明,邱强,闫晓艳,彭宝,张晓霞,姜海英. 2009

[15]基于黄潮土长期定位试验的作物产量演变特征分析. 张爱君,魏猛,唐忠厚,史新敏,陈晓光,李洪民. 2014

[16]湖北省主要农区耕地土壤质量研究Ⅱ.近30年来土壤肥力的演变. 杨利,夏贤格,吴家琼,范先鹏,熊桂云,丁亨虎,肖习明,吴运明. 2016

[17]保定市行道树国槐主要虫害发生演变特点及防治策略. 胡亦民,孟建朝. 2012

[18]江淮稻区水稻品种主要品质性状表现和农艺性状演变特点分析. 徐大勇,吉建安,朱庆森. 2004

[19]野败籼型杂交晚稻稳产性和广适性的演变. 陈大洲,邓仁根. 1992

[20]天津市不同种植年限蔬菜地土壤水分特征影响因素及其演变. 沃飞,蔡彦明,田颖,方堃.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