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玉米高产区不同基因型品种耐密性比较及特征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赵如浪

作者: 赵如浪;王永宏;赵健;张文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高产;春玉米;耐密性;密度;穗部性状

期刊名称: 种子

ISSN: 1001-4705

年卷期: 2014 年 33 卷 09 期

页码: 71-7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通过在全国春玉米高产区宁夏引黄灌区开展不同基因型品种耐密性比较研究,以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提供的品种为研究材料,设置82 500株/hm2和975 000株/hm22种种植密度,研究不同基因型品种耐密性,总结耐密性品种特征。结果表明,参试的11个品种中有5个品种表现增密增产,增产主要原因是穗数的增加,穗数增加的同时穗粒数与千粒重相对保持稳定是增密增产的重要保证;不同品种产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参试品种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品种与种植密度间互作效应显著(p<0.05)。耐密性系数最高的是郑单958,不同品种耐密性系数大小变化与高密度种植条件下产量及增密增产的大小顺序趋同。耐密性系数较高的品种,高密度较低密度种植:穗长增加或基本保持不变,穗宽基本恒定或略有减小,穗行数减小幅度较小,行粒数增加,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增加。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不同玉米品种的耐密性比较. 英敏,任洪,毕世敏,王良平,李星. 2010

[2]高产春玉米源库特征及其关系. 王永宏,王克如,赵如浪,王楷,赵健,王喜梅,李健,梁明晰,李少昆. 2013

[3]栽培措施及其互作对北方春玉米产量及耐密性的调控作用. 朴琳,任红,展茗,曹凑贵,齐华,赵明,李从锋. 2017

[4]春玉米叶面积系数动态特征参数及其与产量关系. 孙锐,朱平,王志敏,丛艳霞,勾玲,方立锋,赵明. 2008

[5]密度对不同玉米自交系生物学性状的影响及其耐密性分析. 齐建双,郭书磊,谷利敏,夏来坤,傅晓雷,铁双贵. 2018

[6]密植对花生产量的影响及品种耐密性分析. 董文召,张俊,韩锁义,张忠信,吴继华,宋江春,刘娟. 2018

[7]密度对耐密性不同玉米品种群体冠层结构的影响. 唐建华,张卫建,王延波,于吉琳,宋振伟,刘荣,王大为,刘颖,齐华. 2013

[8]玉米叶片生理特性对密度的反应与耐密性. 刘开昌,王庆成,张秀清,王春英,张海林. 2000

[9]河西灌区不同覆盖对土壤水温和玉米增产效应的影响. 闫妍名,孙建好,陈英,李伟绮,赵建华. 2015

[10]密度对不同玉米杂交组合穗部性状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李向龙,张晓东,张中宝,张立全,吴忠义. 2015

[11]种植密度对鲜食糯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汪波,魏亚凤,李波,薛亚光,刘建. 2020

[12]玉米株高整齐度与穗部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翟广谦,陈永欣,田福海,徐惠民. 1998

[13]超高产玉米品种穗部性状整齐度与产量的关系研究. 边少锋,赵洪祥,孟祥盟,方向前,谭国波,张丽华,杨粉团,闫伟平. 2008

[14]播期和种植密度对玉米新品种衡单6272穗部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岳海旺,陈淑萍,卜俊周,谢俊良,彭海成. 2013

[15]种植度对玉米杂交种穗部性状影响的研究. 刘海燕. 2012

[16]水稻穗部性状QTL定位及候选基因分析. 朱超宇,胡程翔,朱哲楠,张芷宁,汪理海,陈钧,李三峰,连锦瑾,唐璐瑶,钟芊芊,殷文晶,王跃星,饶玉春. 2024

[17]气候、品种和密度对东北春玉米增产潜力的影响. 高洪军,彭畅,赵叶明,张秀芝,李强,朱平,徐明莉. 2011

[18]超高产春玉米品种不同密度光合特性的比较研究. 边少锋,徐克章,王晓慧,孙宁,孟祥盟,赵洪祥. 2010

[19]种植密度对春玉米灌浆期光合特性日变化和光响应曲线及产量的影响. 张向前,白岚方,路战远,郭晓霞,孙峰成,程玉臣,贾凯,王玉芬. 2019

[20]不同农艺运筹模式对玉米产量、养分吸收及群体光合特性的影响. 展文洁,刘剑钊,梁尧,袁静超,张洪喜,刘松涛,蔡红光,任军.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