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过敏原在低盐固态酱油酿造过程中的降解规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梦莉

作者: 王梦莉;高美须;姜小燕;支玉香;魏芳丽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低盐固态酱油;大豆致敏原;大豆球蛋白;降解规律

期刊名称: 食品工业科技

ISSN: 1002-0306

年卷期: 2020 年 41 卷 024 期

页码: 197-20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研发低致敏酱油,探究了低盐固态酱油酿造过程中大豆蛋白致敏原的变化规律.在建立实验室的模拟低盐固态酱油酿造的基础上,采集大豆未经处理、高压灭菌(121℃,8 min)、制曲阶段(44 h)、发酵阶段(30 d)、灭菌前和灭菌后等样品,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SDS-PAGE)测定酿造过程中蛋白的组成变化,用兔抗大豆多克隆抗体进行酶联免疫试验和免疫印迹实验分析发酵过程中大豆致敏原抗原性变化,用过敏病人血清进行酶联免疫试验测定大豆致敏原过敏原性变化.结果 表明,经高压蒸煮、制曲、发酵和加热灭菌后,原料中的大豆蛋白条带减少或消失,其中制曲变化的最大.β-伴大豆球蛋白的α、α'亚基和大豆球蛋白的酸性亚基分别在制曲阶段开始降解,β-伴大豆球蛋白的β亚基及大豆球蛋白酸性亚基在制曲之后消失,大豆球蛋白的碱性亚基在整个酿造阶段变化不大.免疫印迹结果显示相同的结果,酿造过程中大豆过敏原的过敏性和抗原性逐渐降低,在发酵30 d后的生酱油中仍能在检测到大豆球蛋白,在灭菌后也没有完全降解,但是这些残留的大豆致敏原没有检测到IgE结合能力.酶联免疫试验结果表明,和原材料大豆相比,样品中的抗原性在经过4个酿造阶段高压蒸煮、制曲、发酵和加热灭菌之后分别下降了8.13%、39.00%、69.10%和87.06%,过敏原性分别下降了8.92%、71.66%、92.26%、98.45%.在酱油酿造过程中大豆致敏原逐步降解,制曲阶段对大豆致敏原的降解最大.酱油中仍残留有大豆球蛋白,但是没有检测残留蛋白的致敏性.

分类号: TS201.1

  • 相关文献

[1]大豆贮藏蛋白基因及其表达调控研究进展. 杨辉霞,王芳,单雷,毕玉平. 2003

[2]大豆球蛋白A3酸性多肽的原核表达及B细胞表位分析. 刘宾,滕达,杨雅麟,王建华. 2012

[3]大豆球蛋白的抗营养作用及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宋青龙,袁翔,张海燕,谯仕彦. 2017

[4]空间环境对大豆主要农艺性状及蛋白品质的诱变效应. 于绍轩,韩粉霞,孙君明,韩广振,葛一楠,闫淑荣,杨华. 2010

[5]大豆球蛋白A1a酸性多肽的原核表达及纯化. 刘宾,滕达,杨雅麟,王建华. 2011

[6]中国栽培大豆“中油83-14”11S种子贮存蛋白基因的分子克隆. 杜杰,刘阳,范云六. 1988

[7]大豆抗原蛋白的组成及其致敏作用机理. 朱翠,蒋宗勇,郑春田,汪仕奎,王丽. 2011

[8]中国栽培大豆“中油83-14”11S 种子贮存蛋白基因的分子克隆. 杜杰,刘阳,范云六. 1988

[9]苹果中毒死蜱残留降解动态研究. 梁俊,赵政阳,李海飞,郭碧云. 2008

[10]瘤胃微生物体外降解不同来源肽的规律研究. 程茂基,卢德勋,王洪荣,王岗,赵秀英,张海鹰,郭文华. 2004

[11]木霉菌和白腐菌对水稻秸秆降解的影响. 高晓梅,刘晓辉,桓明辉,李杨,池景良. 2012

[12]转基因玉米Bt蛋白降解规律及其与土壤动物互作研究. 王柏凤,范春苗,姜志磊,尹俊琦,武奉慈,宋新元. 2018

[13]草甘膦残留致烟草药害症状及成因分析. 刘亚磊,林伟,刘建阳,徐茜,张晓莲,房宽,王秀国,张君,林卿,刘通. 2020

[14]不同仓储天数小麦的组分变化、瘤胃发酵特性及降解规律研究. 魏晨,游伟,赵红波,张相伦,谭秀文,万发春. 2021

[15]薰衣草秸秆和薰衣草秸秆青贮的瘤胃降解规律比较. 魏晨,游伟,谭秀文,靳青,张相伦,刘桂芬,赵红波,张辰,万发春. 2018

[16]三合激素在奶牛乳中的降解规律. 卢春霞,刘长彬,唐宗贵,王远,康立超,罗小玲. 2015

[17]两种农药在双孢蘑菇上的消解规律研究. 宫志远,任海霞,任鹏飞,韩建东,曲玲,李瑾,姚强. 2010

[18]农药在蔬菜中的残留动态及降解规律研究. 袁大伟,吕卫光,李双喜,郑宪清,何七勇,张娟琴. 2014

[19]除草剂氟磺胺草醚在不同土壤中的环境行为. 郭玉莲,宋伟丰,李明. 2014

[20]我国北方地区奶牛常用饲料蛋白质组分及其降解规律的研究. 张民 ,桂荣 ,王加启.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