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炭和氮肥配施对粳稻产量形成、氮肥当季效应及其后效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何大卫
作者: 何大卫;赵艳泽;高继平;隋阳辉;辛威;易军;张文忠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粳稻;生物炭;产量;氮素利用效率;氮肥当季效应;氮肥后效
期刊名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ISSN: 1008-505X
年卷期: 2021 年 27 卷 012 期
页码: 2114-212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探究不同量生物炭与氮肥配合施用对北方稻田土壤氮含量、植株茎蘖生长、产量构成因素和氮肥的当季效应及后效的影响,为合理利用生物炭提高粳稻产量和氮素利用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水稻定位试验于2019-2020年在沈阳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进行.试验设置3个施氮水平:N0(不施氮肥对照)、N180(减施氮肥,N 180 kg/hm2)、N225(常规施氮,N 225 kg/hm2);3个生物炭施用量:B0(不施生物炭)、B15(低施炭量,生物炭15 t/hm2)、B45(高施炭量,生物炭45 t/hm2),共组合为9个处理.氮肥每年按照基肥∶蘖肥∶穗肥比例3.6∶2.4∶4施用,生物炭于2019年施入,之后不再施用.于移栽后5天起,定期调查水稻茎蘖动态、生长状况和氮素含量,在收获期测产.在水稻主要生育期取样测定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结果]1)生物炭提高了粳稻分蘖盛期和孕穗期稻田土壤全氮含量和碱解氮含量,对灌浆期全氮含量无显著影响,但降低了碱解氮含量.同一施氮量下,B15和B45之间全氮和碱解氮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2)施氮条件下,施用生物炭显著降低了最高分蘖数,但显著提高了有效分蘖数和成穗率(P<0.05),获得了较高的总颖花数.在同一施氮水平下,相较于无炭处理,生物炭的增产效果均表现为低炭量好于高炭量.其中N180B15处理比N180B0处理增产4.4%,N225B15处理比N225B0处理增产3.2%,而N180B45与N180B0、N225B45与N225B0处理的产量水平无显著差异.氮肥减施后(N180)产量显著低于常规施氮处理(N225),配合B15处理产量显著增加,达到了常规施氮条件下的产量水平(P<0.05),而配合B45处理较配合B15处理降低了产量.3)生物炭对粳稻的氮素积累量影响表现出年际差异,施用生物炭的第一年(2019年),在N180水平下,粳稻分蘖盛期至灌浆期的氮素积累量B15处理显著高于B45处理;在N225水平下,B15和B45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在2020年,B15和B45处理之间无论氮肥水平高低,氮素积累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B45处理在第一年会降低生物炭的有益效果,其不利作用在第二年消失.4)生物炭促进了粳稻对氮素的吸收,提高了氮素利用率.其中氮素吸收利用率、农学利用率和偏生产力随施炭量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且在N180B15处理下达到最高,两年趋势一致.[结论]适量的生物炭与氮肥组合在提高稻田土壤肥力、促进粳稻分蘖成穗和颖花分化方面有一定的正向耦合作用.高生物炭用量在施用当季不利于水稻生长和氮素吸收,但其增产和增效的后效与适宜生物炭用量没有明显差异.因此,减施氮肥(施氮量180 kg/hm2)条件下配合施炭15 t/hm2较为适宜.
分类号: S511.22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种衣剂减量下增施菌剂和肥料对小麦光合、产量、蚜虫及白粉病防控的影响
作者:易军;符慧娟;李星月;李其勇;张鸿
关键词:小麦;种衣剂减量;微生物肥料;硅肥;病虫防效;光合特性;产量
-
龙粳31大面积推广原因分析及其对黑龙江粳稻育种的启示
作者:商全玉;姜树坤;刘安晋;王松;赵明辉;张文忠;潘国君
关键词:粳稻;龙粳31;大面积推广;品种选育;黑龙江
-
耕作与肥药减量化方式对水稻田间病虫草害及产量的影响
作者:易军;符慧娟;李星月;李其勇;朱从桦;张鸿
关键词:水稻;耕作方式;肥药减量;植物生长调节剂;有机无机复混缓释肥;产量
-
我国生猪产业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作者:方晓敏;易军
关键词:
-
平作宽窄行技术对春玉米产量调控效应研究
作者:史磊;王大为;隋阳辉;常程;张书萍;肖万欣
关键词:平作宽窄行技术;秋季深松;春玉米;土壤容重;干物质;产量
-
水稻芽期抗旱性综合评价及鉴定指标鉴选
作者:李其勇;朱从桦;李星月;武丙琳;易军;符慧娟;陈德西;张鸿
关键词:水稻芽期;抗旱性;分级系数;综合评价;指标筛选
-
四川丘区旱作农药高效减量施用与绿色替代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符慧娟;李星月;易军;李其勇;罗聪聪;张鸿
关键词:四川丘区;农业;农药减量施用;绿色替代技术;化学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