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斑点叶突变体hm197的鉴定及其基因定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小红

作者: 李小红;施勇烽;张晓波;奉保华;宋莉欣;王惠梅;徐霞;黄奇娜;郭丹;吴建利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斑点叶突变体;白叶枯病抗性;基因定位;水稻

期刊名称: 中国水稻科学

ISSN: 1001-7216

年卷期: 2015 年 29 卷 05 期

页码: 447-45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通过双环氧丁烷(diepoxybutane)诱变籼稻品种IR64获得遗传稳定的水稻褐色斑点叶突变体hm197。在自然条件下,该突变体褐色斑点自播种后10周开始于叶尖出现,而后慢慢扩散至全叶。遗传分析表明,该褐色斑点性状受一对隐性核基因控制,暂名splhm197,并将其定位在第4染色体长臂上140kb的区段内。与野生型IR64相比,突变体株高、结实率和千粒重等农艺性状均显著下降。遮光处理表明,hm197褐色斑点的形成受自然光照的诱导。此外,hm197光合色素含量和光合效率也比野生型显著降低。组织化学分析表明,突变体中有过氧化氢和大量超氧阴离子O2的沉积。与IR64相比,hm197叶片中清除氧自由基酶系统中SOD和APX活性极显著上升,其余均极显著下降,同时伴随总可溶蛋白含量下降以及MDA含量上升,hm197表现出早衰迹象。抗病性鉴定表明,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对白叶枯病菌的抗性显著增强。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一个水稻显性斑点叶突变体的鉴定和基因精细定位. 郭丹,施勇烽,王惠梅,张晓波,宋莉欣,徐霞,贺彦,郭梁,吴建利. 2016

[2]水稻斑点叶突变体spl21的鉴定与基因定位. 宋莉欣,黄奇娜,奉保华,施勇烽,张晓波,徐霞,王惠梅,李小红,赵宝华,吴建利. 2015

[3]水稻淡褐斑叶突变体lbsll的遗传分析与基因定位. 奉保华,杨杨,施勇烽,林璐,陈洁,黄奇娜,魏彦林,HeiLEUNG,吴建利. 2012

[4]水稻淡褐斑叶突变体lbsl1的遗传分析与基因定位. 奉保华,杨杨,施勇烽,林璐,陈洁,黄奇娜,魏彦林,Hei LEUNG,吴建利. 2012

[5]水稻类病变突变体T34的鉴定和候选基因分析. 刘元香,夏明辉,张维林,王长春,张小明. 2016

[6]水稻斑点叶突变体Spl34的表型鉴定及理化指标分析. 王茂辉,钟春燕,罗文龙,聂金泉,郭涛,王慧,陈志强. 2018

[7]一个新型水稻斑点叶突变体的鉴定与遗传分析. 沈海超,施勇烽,奉保华,王惠梅,徐霞,黄奇娜,吕向光,吴建利. 2012

[8]转菰候选基因克隆获得抗白叶枯病水稻植株. 沈玮玮,宋成丽,陈洁,付亚萍,吴建利,江绍玫. 2010

[9]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Ⅱ-32B白叶枯病抗性. 郑燕梅,吴春珠,刘玉芹,方珊茹,沈伟峰,熊雪娇. 2013

[10]水稻抗白叶枯病近等基因系CBB23基因组TAC文库的构建. 樊颖伦,赵开军,陈乐天,刘耀光,王春连,章琦. 2003

[11]水稻垩白形成的生理和遗传机制. 刘霞,付艳苹,朱晔荣,李艳萍,王勇. 2007

[12]水稻苯达松敏感致死基因bel的初步定位. 朱磊,朱友林,余潮,张集文. 2005

[13]水稻紫鞘染色体片段代换系Z519的鉴定及PSH1候选基因分析. 周可,李燕,王世明,崔国庆,杨正林,何光华,凌英华,赵芳明. 2017

[14]水稻叶片早衰突变体ospls3的生理特征和基因定位. 龚盼,黎坤瑜,黄福灯,韦荔全,杨茜,程方民,潘刚. 2016

[15]水稻叶片早衰及盐敏感突变体osles的生理分析和基因精细定位. 毛节景,赵晨晨,黄福灯,潘刚,程方民. 2014

[16]水稻G156S披叶性状的遗传及基因定位分析. 金祥,黄宗洪,杨占烈,向关伦,甘雨,潘建慧. 2009

[17]水稻雌性半不育突变体M21的细胞学研究和基因的初步定位. 龙思芳,张大双,彭强,姜雪,雷月,宫彦龙,徐海峰,李佳丽,邓如玉,朱速松. 2017

[18]空间诱变水稻品系T2的稻瘟病抗性分析及抗病基因定位. 孙大元,陈冠州,张景欣,周丹华,王慧,朱小源,杨祁云,陈志强. 2016

[19]应用RFLP定位水稻的生育期基因. 沈波,钱惠荣,王建林,郑康乐. 1994

[20]水稻卷叶突变新基因的遗传分析和初步定位. 刘丕庆,白德朗,李容柏.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