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illius naganoensis普鲁兰酶基因的分子改造及酶学性质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秦艳
作者: 谢能中;曹薇;王青艳;米慧芝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普鲁兰酶;长野芽孢杆菌;酶分子改造;酶学性质
期刊名称: 生物技术
ISSN: 1004-311X
年卷期: 2014 年 02 期
页码: 53-5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通过缺失原酶上氨基酸残基,提高普鲁兰酶的酶活,并对其突变体重组酶进行酶学特性研究。方法:以Bacillius naganoensis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大小为2 781 bp的普鲁兰酶编码基因,并通过PCR方法缺失原酶上的前78个氨基酸残基,获得突变体PulA234,将编码基因酶切连接到表达载体pET-22b(+),转化Escherichia coli BL21(DE3)。IPTG诱导表达后对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和酶学特性研究。结果:突变体发酵液的酶活是原酶的19倍,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有明显特异性条带,分子质量约为100 kDa。该突变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60℃,最适pH为4.75,在pH 3.8~6.6范围内活性稳定,Cu2+、Ca2+对酶活有激活作用。结论:经改造的重组酶酶活力有所提高,具有良好的pH和酸稳定性,为普鲁兰酶酶制剂工业化生产及应用奠定基础。
分类号: Q55
- 相关文献
[1]重组枯草芽孢杆菌发酵廉价原料生产普鲁兰酶. 李检秀,刘祺霞,陈先锐,李晓明. 2016
[2]差异柠檬酸杆菌GXW-1 β-葡萄糖苷酶的酶学性质及分子改造. 林厚民,尹金阳,王子龙,庞浩,黄日波,杜丽琴. 2017
[3]产普鲁兰酶克雷伯氏菌的分离鉴定及酶学性质研究. 王青艳,米慧芝,朱绮霞,秦艳,曹薇,朱婧,陆雁,黄日波. 2013
[4]一株不动杆菌产普鲁兰酶的分离纯化及酶学性质的研究. 朱梦,孙海彦,彭明. 2018
[5]温泉土壤宏基因组文库构建及普鲁兰酶筛选. 杜丽琴,庞浩,马贵,韦宇拓,黄日波. 2014
[6]玉米抗性淀粉酶解法制备工艺的研究. 张守文,孟庆虹,杨春华,赵凯. 2007
[7]不同淀粉脱支酶对菠萝蜜种子淀粉分子结构的影响及糊化特性研究. 张雨桐,张彦军,徐飞,谭乐和,李士泽. 2019
[8]球磨协同普鲁兰酶处理对红薯粉丝品质的影响. 潘牧,刘辉,石义权,李俊. 2023
[9]重组大肠杆菌产普鲁兰酶的高密度发酵工艺研究. 乔宇,丁宏标,闫俊艳,常敏. 2012
[10]喷雾干燥协同酶法制备对抗性藕粉的影响. 谌迪,肖朝耿,徐玲峰,卢文静,叶沁,张岑. 2023
[11]一株普鲁兰酶产生菌的筛选及其基因克隆和酶学特性研究. 王培立,初晓宇,伍宁丰. 2013
[12]物理协同酶法处理对青稞淀粉结构的影响. 白婷,李琳,朱明霞,靳玉龙,王姗姗,张玉红. 2024
[13]普鲁兰酶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吕金芝,田健,伍宁丰,初晓宇,张凤英. 2015
[14]普鲁兰酶产生菌的筛选鉴定与发酵条件的研究. 朱梦,孙海彦,彭明. 2011
[15]辛烯基琥珀酸直链淀粉酯的性质及应用研究. 郑为完,孔令伟,涂宗财,廖和菁,龙吉云,王振兴. 2011
[16]脱支和反复湿热处理对苦荞抗性淀粉含量和理化特性的影响. 付梓平,范昱,赖弟利,张凯旋,朱剑锋,李基光,周美亮,王俊珍. 2023
[17]不同生物酶协同植物乳杆菌发酵对紫甘薯生全粉理化特性的影响. 邹浩峰,廖雨华,黄师荣,隋勇,熊添,施建斌,蔡沙,蔡芳,梅新. 2023
[18]启动子及信号肽筛选提高普鲁兰酶在地衣芽孢杆菌中的表达. 王倩,初晓宇,朱宝成,伍宁丰. 2019
[19]日粮添加不同水平普鲁兰酶对临武鸭生长性能、养分利用率和器官指数的影响. 林谦,李闯,张旭,侯振平,蒋桂韬,戴求仲. 2018
[20]普鲁兰酶的研究进展. 乔宇,丁宏标,王海燕,常敏.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利用右旋糖酐工业废水培养产朊假丝酵母
作者:杨祥开;卢光勇;张丽娟;许朝芳;周兴;王青艳
关键词:右旋糖酐工业废水;产朊假丝酵母;单细胞蛋白;化学需氧量;优化
-
长期定位施肥对土壤有机质、不同形态氮含量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作者:刘学彤;郑春莲;曹薇;党红凯;曹彩云;李晓爽;李科江;马俊永
关键词:长期施肥;秸秆还田;土壤有机质;全氮;作物产量
-
2019年河北省小麦产业发展报告
作者:张新仕;孙立永;王亚楠;曹薇;闫相如;王桂荣;李英杰
关键词:河北省;小麦;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
内切木聚糖酶的应用及其酶制剂开发技术
作者:冼亮;秦艳;朱婧;李亿;梁戈;左晓琼;黄日波;王青艳
关键词:内切木聚糖酶;酶制剂;培养方式;农林业废弃物;蛋白质工程;异源表达;转录调控
-
链霉菌抗生素生物合成中的细胞色素P450酶
作者:朱婧;王青艳;杨登峰
关键词:链霉菌;抗生素;生物合成;酶工程;细胞色素P450酶
-
应用合成生物学策略构建全细胞生物催化剂合成(S)-乙偶姻
作者:陈先锐;陈小玲;黄艳燕;莫棋文;谢能中;黄日波
关键词:全细胞生物催化剂;辅酶再生系统;丁二酮还原酶;乙偶姻
-
高产光学纯(R,R)-2,3-丁二醇工程菌株构建与发酵优化
作者:陈先锐;彭龙云;叶柳健;李检秀;蒙健宗;张云开;谢能中
关键词:(R,R)-2,3-丁二醇;人工合成途径;合成生物学;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菌;非粮原料;发酵条件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