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地区鹰嘴豆适应性评价及筛选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占鑫

作者: 刘占鑫;刘露露;韩顺斌;马小乐;王兴;吴学军;闵庚梅;李志荣;杜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河西地区;鹰嘴豆;适应性评价;筛选

期刊名称: 甘肃农业科技

ISSN: 1001-1463

年卷期: 2021 年 012 期

页码: 30-34

摘要: 以生产中综合表现良好的鹰嘴豆品种陇鹰1号为对照,对5份综合性状优异、产量较高的鹰嘴豆资源材料进行了多点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各试验点均以张鹰5号和张鹰7号产量表现较高,均较对照品种陇鹰1号增产。其中乌江镇永丰村试验点分别增产17.65%、20.00%;新墩镇分别增产20.28%、16.00%;花寨乡分别增产11.55%、16.34%。性状相关性分析表明,鹰嘴豆产量与单株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单株粒数与百粒重呈显著负相关。综合评价值(D值)以张鹰7号最高,为0.808 5;张鹰5号次之,为0.664 1。这2份材料丰产性较好,适合在河西地区种植。综合分析表明,5个鹰嘴豆材料在乌江镇永丰村整体表现最好,其中张鹰5号和张鹰7号折合产量均高于3 400 kg/hm2,增产显著,这2个品种可在该地区进行生产试验及示范推广,也可在该地区进行多品种筛选和鉴定评价研究;新墩镇试验点整体产量中等,其中张鹰5号和张鹰7号折合产量均达到3 000 kg/hm2以上,说明新墩镇地区的气候条件可筛选种植部分品种;花寨乡试验点折合产量均偏低,说明鹰嘴豆不适宜在该地区生长。

分类号: S529

  • 相关文献

[1]云南耐旱鹰嘴豆评价筛选. 于海天,何玉华,吕梅媛,杨峰,牛文武,张玉荣,胡朝芹,杨新,王丽萍. 2019

[2]鹰嘴豆田土壤处理除草剂筛选. 王丹,马亚杰,宋贤鹏,单永潘,马艳,张银宝,刘军,王仙,向莉. 2024

[3]阜新地区紫花苜蓿品种适应性评价研究. 杨姝,杜桂娟,马凤江. 2016

[4]西宁市南山引进树种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王志涛. 2017

[5]紫斑牡丹引种洛阳观赏适应性综合评价. 王二强,王晓晖,冀含乐,王茜赟,符真珠,卢林,王占营. 2021

[6]13个芸豆新品种(系)在河西走廊的适应性鉴定. 闵庚梅,刘占鑫,杨晓明,张丽娟. 2020

[7]元谋干热河谷区海狮苏丹草引种与适应研究. 何光熊,史亮涛,张明忠,邰建辉,龙会英,闫帮国,金杰,沙毓沧,纪中华. 2011

[8]适宜呼和浩特地区种植的苜蓿优良品种筛选. 张秀丽,张利军,于林清. 2013

[9]四川省不同区域参考作物蒸散量计算方法的适用性评价. 崔宁博,冯禹,魏新平. 2016

[10]辽西沙质草地牧草种质资源适应性评价. 赵艳,马凤江,吕林有,关冰,杨姝. 2024

[11]黄河上游丘陵地引种苦水玫瑰适应性评价. 肖明,邓艳芳,刘文卓,杨文君. 2022

[12]青海东部地区大树移栽与养护管理. 王海. 2009

[13]黄土高原半干旱荒漠地区盐碱地优良豆科牧草适应性评价. 路远,田福平,胡宇,张茜,崔光欣. 2017

[14]28个绿芦笋品种的适应性评价(英文). 祝清俊,陈蕾蕾,孙欣,张奇志,Mikolaj Knaflewski,Wodzimierz Krzesiński. 2013

[15]中国三大灌区参考作物蒸散量温度法模型的修订与适应性评价. 杨永刚,崔宁博,胡笑涛,龚道枝,李晨,贾悦. 2018

[16]有棱丝瓜种质资源在华南地区夏植的适应性评价. 郭元元,康德贤,陈琴,李洋,梁劲,文俊丽,卢发仕,黎冬梅,张力,宋焕忠,农芳玲,陈振东. 2024

[17]适宜丘陵旱薄地谷子新品种适应性评价. 吕建珍,马建萍,独俊娥,赵凯,刘晓东. 2014

[18]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切花菊引种适应性评价. 张冬菊,张晓,吴鹏夫,葛红,杨树华,贾瑞冬. 2013

[19]基于草地农业系统的河西景观规划初探. 侯扶江,巩建峰. 2000

[20]河西地区近50年参考作物蒸散量的演变趋势及其影响因素. 吕晓东,王鹤龄,马忠明.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