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白茶挥发性成分及关键呈香成分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石亚丽

作者: 石亚丽;白艳;马婉君;朱荫;王佳童;邵晨阳;严寒;林智;吕海鹏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茶叶;安吉白茶;挥发性成分;关键呈香成分;指纹图谱

期刊名称: 食品科学

ISSN:

年卷期: 2022 年 020 期

页码: 261-268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搅拌棒吸附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研究安吉白茶的挥发性成分组成特点,并利用气相色谱-嗅闻-质谱技术结合相对气味活性值分析了安吉白茶的关键呈香成分。结果表明,在20个安吉白茶样品中共检测到109种挥发性成分,其中含量最高的成分有香叶醇、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植醇、水杨酸甲酯、顺式茉莉酮、亚麻酸、芳樟醇等;不同等级安吉白茶的挥发性成分含量存在较大差异;此外,基于34个共有特征峰,建立安吉白茶挥发性成分指纹图谱;16种化合物被鉴定为安吉白茶的关键呈香成分,包括反式-β-紫罗兰酮、香叶醇、芳樟醇、己醛、庚醛、(E)-2-庚烯醛、α-紫罗兰酮和(Z)-己酸-3-己烯酯等。

分类号: O657.63%TS272.7

  • 相关文献

[1]惠明茶香气品质的化学成分分析. 尤秋爽,刘建平,何卫中,朱荫,林智,吕海鹏. 2023

[2]景谷大白茶挥发性成分及其关键呈香成分分析. 尤秋爽,黄亮,岳建冬,罗承章,陈学平,包金妹,曾文蓉,刘艳涛,龚敏,朱荫,林智,吕海鹏. 2023

[3]"清香"绿茶的挥发性成分及其关键香气成分分析. 王梦琪,朱荫,张悦,施江,林智,吕海鹏. 2019

[4]茶叶挥发性成分中关键呈香成分研究进展. 王梦琪,朱荫,张悦,施江,林智,吕海鹏. 2019

[5]香菇挥发性成分SPME-GC-MS分析及特征指纹图谱的建立. 陈万超,杨焱,李文,蒋俊,于海龙,冯杰,李晓贝,刘昆. 2016

[6]不同种质紫苏叶挥发性成分化学型研究. 陈家宝,郭龙,温春秀,齐琳琳,温赛群,郑玉光,王蕾. 2021

[7]基于GC-IMS分析新疆不同寄主肉苁蓉挥发性物质. 彭旭阳,陈君然,崔瀚元,胡立武,张子迪,朱星宇,陈存坤. 2024

[8]普洱茶挥发性成分指纹图谱研究. 吕海鹏,钟秋生,施江,张悦,林智. 2014

[9]基于气相离子迁移谱技术分析太和香椿的挥发性成分. 杨松,郭家刚,伍玉菡,朱倩,杜京京,江舰,丁之恩. 2022

[10]基于顶空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的不同品种香稻米快速鉴别方法. 卞景阳,孙兴荣,刘琳帅,邵凯,冯鹏,车野,胡禧熙,顾鑫,徐磊,李杰. 2024

[11]基于GC-MS指纹图谱及化学模式识别分析河南不同产地香椿挥发性成分. 赵丽丽,程菁菁,王赵改,史冠莹,张乐,王晓敏,蒋鹏飞,王旭增. 2021

[12]基于GC-IMS联用技术分析不同干燥方式对香椿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孟克迪,张国治,王赵改,史冠莹. 2023

[13]酸处理对干燥香菇甲醛、镉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 高婵,王文亮,李宁阳,王延圣,弓志青,李永生,贾凤娟. 2023

[14]肉桂茶纯露挥发性成分分析. 徐晓俞,李程勋,李爱萍,郑开斌,潘键,侯明香. 2024

[15]基于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固样方法对茶叶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李炫烨,陈思,刘毓婕,陈亮,俞晓敏,马建强. 2022

[16]茶叶中挥发性成分对映异构体研究进展. 穆兵,吕海鹏,朱荫,林智. 2018

[17]茶叶指纹图谱研究进展. 范杰文,罗一帆,凌彩金. 2013

[18]茶叶中氨基酸特征指纹图谱的初步研究. 周有祥,赵明明,丁华,严伟,张毅,王婧,胡西洲,龚艳,胡定金. 2012

[19]加工工艺对绿茶关键呈香成分的影响. 尤秋爽,石亚丽,朱荫,杨高中,严寒,林智,吕海鹏. 2023

[20]春季不同时期安吉白茶香气成分比较与分析. 尹鹏,刘威,王子浩,刘盼盼,郭桂义.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