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分析山药的挥发性成分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韩伟

作者: 韩伟;张芳;杨晨晔;陈光哲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山药;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挥发性成分;4-羟基丁酸

期刊名称: 江西农业学报

ISSN: 1001-8581

年卷期: 2019 年 02 期

页码: 70-73

摘要: 运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山药中挥发性成分,并采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选用70μm PDMS/DVB(聚二甲氧基硅烷/二乙烯基苯)涂层纤维头,样品在50℃恒温水浴中萃取1 h,250℃下脱附2 min,在非极性柱TG-5MS上分离,共分离并鉴定出30种挥发性成分,其中烷烃类8种、醇类8种、酸类1种、酯类7种、酮类2种、酚类2种、醌类1种、醛类1种。4-羟基丁酸(25.62%)和乙基卡必醇(32.52%)是山药中最主要的挥发性成分。

分类号: O657.63`TS255.7

  • 相关文献

[1]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测定紫苏子挥发性成分. 刘胜辉,冼皑敏,魏长宾,臧小平. 2009

[2]气质联用和电子鼻对1-MCP不同处理时期苹果检测分析. 张鹏,李江阔,陈绍慧. 2014

[3]不同杀菌方式的甜玉米饮料挥发性风味成分分析. 程媛,吴继军,刘忠义,余元善,徐玉娟,肖更生. 2019

[4]三种红烧肉挥发性风味成分的比较研究. 刘莉丹,黄峰,周芳伊,张良,赵志磊,张春江,张泓. 2019

[5]山药根结线虫病的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技术. 孙厚俊,梁家荣,张凤海. 2010

[6]抗寒山药良种-牛腿. 王德生. 1998

[7]正交试验法优选山药中低聚糖的提取工艺. 帅欧,吴志刚,林励,陈地灵,庄满贤,张光宪,张鹏. 2010

[8]天然保健食品速溶山药粉的研制. 王安建,徐树峰,王安娜. 1998

[9]山药Actin基因片段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周芸伊,王爱勤,罗海玲,何龙飞. 2016

[10]外源赤霉素和多效唑对山药块茎膨大和零余子形成的影响. 罗海玲,袁红娟,韦善清,杨旭东,何龙飞. 2015

[11]微波山药莲藕饼干的研制. 魏书信,朱广成. 2006

[12]江苏东南沿海旱作区山药生产的生态适应性及集约高效种植模式. 杨美英. 2016

[13]超声结合酶法提取山药多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徐小伟,李振宇,苗敬芝. 2013

[14]山药花生黑米复合保健饮料的工艺研究. 李超,商学兵,宋慧,李阳. 2014

[15]“温山药1号”新品种选育研究. 吴志刚,姜武,魏余煌,陶正明. 2015

[16]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薏苡仁、白茯苓和山药中的草甘膦残留. 王天玉,武秀停,赵静,吴加伦. 2014

[17]山药糯性基因Waxy的克隆与分析. 吴志刚,姜武,魏余煌,陶正明. 2019

[18]6个不同类型山药品种引种鉴定及特色品种筛选. 周志林,唐君,史新敏,赵冬兰. 2010

[19]山药种质资源核糖体rDNA-ITS区序列分析. 吴志刚,范传颍,包晓青,陶正明,姜武. 2014

[20]山药整地机械化作业技术规范. 姚志刚.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