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对水稻亚种间杂种育性及结实率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吕川根

作者: 吕川根;王才林;宗寿余;赵凌;邹江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亚种间杂种;育性;结实;温度

期刊名称: 作物学报

ISSN: 0496-3490

年卷期: 2002 年 28 卷 04 期

页码: 499-50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 11个水稻亚种间杂种、 1个籼型品种间杂种和 7个籼、粳、爪哇型品种为材料 ,研究了低温对雌、雄配子育性和结实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多数品种的结实率对温度敏感 ,而亚种间杂种更易受温度影响。当花粉充实和开花受精处在日均温 13.7~ 2 9.3℃的范围内时 ,温度每降低 1度 ,亚种间杂种的花粉育性平均降低 3.4 2± 1.6个百分点 ,结实率平均降低 6 .74± 1.6个百分点。亚种间杂种开花期适宜日均温为 2 6 .8± 1.9℃ ,安全日均温为 2 4 .6± 2 .9℃ ,比常规稻的平均值分别高 1.2℃和 2 .0℃。低温使雄配子的育性降低 ,从而导致结实率降低 ,因此 ,改善花粉的耐低温能力是稳定亚种间杂种结实率的重要途径。通过筛选 ,能够选育到气候适应性广的高产稳产亚种间杂交稻组合。

分类号: S511.01

  • 相关文献

[1]温度对水稻亚种间杂种育种及结实率的影响. 吕川根,王才林. 2002

[2]温度对亚种间杂种花粉育性的影响. 杨杰,万建民,翟虎渠,王才林,仲维功,邹江石. 2003

[3]灌浆结实期不同时段温度对水稻结实与稻米品质的影响. 盛婧,陶红娟,陈留根. 2007

[4]Ⅱ-32A育性光温反应及敏感生育期的研究. 刘彦卓,李小云,何国威,黄农荣,张旭,钟旭华,梁祖扬. 2001

[5]甘蓝型三系杂交油菜春播制种技术研究 Ⅲ.母本结实情况与温度关系. 杜才富,侯国佐,潘文生. 1993

[6]水稻籼粳杂种IR36/Kamairazu花粉育性的遗传. 吕川根,高艳红,宗寿余,邹江石. 2006

[7]水稻籼粳杂种雌性不育的细胞学初步观察(简报). 刘永胜,周开达,阴国大,罗文质. 1993

[8]水稻亚种间杂种的分类与利用. 吴建利,李振宇. 1993

[9]水稻亚种间亲和性的研究进展. 吕川根,邹江石. 2000

[10]水稻亚种间杂种F_1半不育小孢子发生的细胞学观察. 李万昌,王静,王俊伟,余娇娇,郭士伟. 2013

[11]籼粳杂种亚优2号高产生理基础探讨. 吕川根,谷福林,陆曼丽,邹江石. 1991

[12]水稻广亲和性与恢复性关系的初步研究. 崔杰,杨振玉,高勇. 1993

[13]温度对三系BT型粳稻不育系育性的影响. 杜士云,王守海,李成荃,王德正,罗彦长,吴爽. 2003

[14]光敏核不育水稻的光温反应研究——Ⅰ.光敏核不育水稻在杭州(30°05′N)自然条件下的育性表现. 程式华,孙宗修,闵绍楷,熊振民,应存山,斯华敏. 1990

[15]光敏核不育水稻的光温反应研究——Ⅱ.人工控制条件下粳型光敏不育系的育性鉴定. 孙宗修,程式华,闵绍楷,熊振民,应存山,斯华敏. 1991

[16]温度对籼型温敏核不育系2301S育性的影响. 王守海,杜士云,李成荃,王德正,罗彦长,吴爽. 2001

[17]赤霉酸和多效唑对水稻“粒间顶端优势”的调节及对产量的影响. 王熹,陶龙兴,黄效林,俞美玉. 1999

[18]极端高温天气对宜宾市水稻结实情况的影响. 郭劲松,赵德明,梁富强,温毅. 2023

[19]粒粒饱对水稻的生物效应. 陶龙兴,黄效林,王熹,俞美玉. 2000

[20]龙特甫A变异株类型及其影响原因. 郑德兴,顾根宝,王海洋. 199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