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瘟菌生理小种致病力鉴定及遗传转化体系建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程溪柳

作者: 程溪柳;王琦;智慧;满欣雨;刘君;刁现民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谷子;谷瘟真菌生理小种;致病力;遗传转化

期刊名称: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ISSN: 1674-7232

年卷期: 2023 年 004 期

页码: 519-52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谷瘟病是目前造成谷子产量和品质损失最严重的病害,且在不同生态区域具有致病性分化,因此分离不同谷瘟病生理小种,探索不同生理小种对谷子育成品种的侵染性,建立谷瘟病菌遗传转化体系,对谷瘟病致病机制研究、谷子品种资源抗病性鉴定、不同谷子品种生产区域布局、谷瘟病精确防治以提高谷子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6个谷子主产区的谷瘟小种,进行离体培养和产孢实验,对孢子形态进行了精细观察.并且用这些生理小种对具有代表性的谷子品种进行了苗期离体接菌实验,鉴定了谷瘟生理小种与宿主间的互作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的谷瘟生理小种对不同品种的致病性存在差异,海南采集到的HN-1和三亚两个菌株致病力较强,不同生理小种侵染的谷子品种不一致. rDNA-IGS序列、稻瘟同源Avr基因分子鉴定结果表明这些生理小种间存在遗传差异.本研究所用不同谷子种质资源材料对不同的生理小种表现出抗性差异,且其中一些材料苗期和成株期抗性表现截然相反,说明谷子瘟病抗性资源可能携带不同小种专化抗性、广谱抗性、苗期抗性与成株期抗性位点,为不同地区选育抗谷瘟病新品种,提高谷子产量和品质提供了理论依据.筛选出一个致病力强的谷瘟真菌海南-1(HN-1),用这个小种对17个谷子育成品种或中间材料开展田间成株期接种实验,鉴定出黄金苗、豫谷1、朝谷58,创278-14B为高抗品种, Ci846, SK325为高感品种,为后续分离抗病基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创建了谷瘟病病原真菌的遗传转化体系,并成功转化HN-1小种,获得具有GFP, mCherry荧光的HN-1GFP/mCherry生理小种,为进一步研究谷瘟致病基因的功能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分类号: S435.15

  • 相关文献

[1]gdo基因RNAi对小麦全蚀病菌的影响. 董振杰,麦艳娜,夏晴,马超,田修斌,李欢欢,刘文轩,宋玉立. 2019

[2]谷子茎尖愈伤诱导优化及转化影响因素浅析. 王寒玉,杜艳伟,赵晋锋,张喜文,余爱丽. 2012

[3]谷子转化及再生体系研究进展. 郭二虎,赵晋锋,郭宏亮,王高鸿,李宇辉,王丽霞,范惠萍,程丽萍. 2010

[4]以抗除草剂Bar基因稳定转化谷子技术研究. 陈倩楠,王轲,汤沙,杜丽璞,智慧,贾冠清,赵宝华,叶兴国,刁现民. 2018

[5]农杆菌介导谷子成熟胚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李颜方,杜艳伟,张正,王高鸿,赵根有,赵晋锋,余爱丽. 2019

[6]典型和非典型猪瘟的病理变化比较. 张安■. 1990

[7]大玫北方 枯病菌与其轮作物丝核菌的生物学特性及致病力比较研究. 赵桂东,朱海波. 1999

[8]大麦纹枯病菌与其轮作物丝核菌的生物学特性及致病力比较研究. 赵桂东,朱海波,周玉梅,李茹. 1999

[9]稻纹枯菌酯酶同工酶、可溶性蛋白及致病力的研究初报. 李杨瑞,黄思良. 2005

[10]木薯细菌性枯萎病病原菌致病力差异及其胞外酶活性的研究. 何忠,郑露露. 2011

[11]白叶枯病不同菌株的致病力研究. 李友荣,郑后涛,王延春,程富波,王晖珍. 2004

[12]大丽轮枝菌V991b及其变异体的培养性状及致病力研究. 黄薇,袁斌,金利容,刘友梅,万鹏. 2017

[13]稻曲病菌T-DNA插入突变体B2510的插入位点分析. 丁慧,俞咪娜,王亚会,于俊杰,尹小乐,薄惠文,黄星,刘永锋. 2016

[14]猪流行性腹泻病毒TX株的分离鉴定及毒力分析. 于晓明,陈瑾,侯立婷,吴楠,侯继波,郑其升. 2015

[15]辽宁棉区黄萎病病菌分离鉴定及致病力分析. 朱鹤,徐敏,王子胜. 2018

[16]不同地理来源腐烂茎线虫种群杂交后代致病力测定. 王宏宝,毛佳,李茹,赵桂东,林茂松. 2011

[17]感染甘薯小象甲白僵茵菌株的初步筛选. 曹伟平,宋健,王金耀,冯书亮,杜立新. 2011

[18]棉花黄萎病菌致病力分化与ISSR遗传变异分析. 袁洪波,艾尼江,赵建军,陈天子,杨郁文,刘蔼民,张保龙. 2013

[19]不同地区小麦梭条花叶病病毒致病力的差异. 陈爱大,冷苏凤,杨红福,曲朝喜. 2009

[20]辽宁棉区黄萎病病菌分离鉴定及致病力分析. 朱鹤,徐敏,王子胜.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