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林芝不同产区松茸菌盖及菌柄鲜味成分的比较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振东

作者: 刘振东;钟政昌;扎罗;王波;薛蓓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松茸;鲜味;游离氨基酸;5’-核苷酸;等鲜浓度值

期刊名称: 高原农业

ISSN: 2096-4781

年卷期: 2017 年 02 期

页码: 153-158+142

摘要: 本研究旨在评价西藏林芝5个不同产区松茸菌盖和菌柄中滋味成分及呈味特性,选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松口蘑菌盖及菌柄中的游离氨基酸,选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松茸中的5’-核苷酸,并利用等鲜浓度(equivalent umami concentration,EUC)值对其鲜味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不同产区松茸菌盖游离鲜味氨基酸(谷氨酸和天冬氨酸)和5’-核苷酸的含量均显著高于菌柄(P<0.05),而不同产区松茸菌盖和菌柄各游离氨基酸及5’-核苷酸也存在显著差异,菌柄和菌盖EUC之间均存在米林>波密>巴宜>工布江达>察隅的特点。林芝不同产区松茸的等效鲜味浓度范围为16.58-185.70 g MSG/100 g,对应的味道强度值均远大于1,其中米林产松茸味精当量最大(185.70 g MSG/100 g),其次为波密和巴(166.73 g和155.12g MSG/100 g),故这3种食用菌的鲜味度最高,可以作为开发调味品的原料。

分类号: TS219

  • 相关文献

[1]不同栽培基质对6种侧耳属食用菌风味成分的影响. 殷朝敏,李雨鸿,范秀芝,史德芳,姚芬,程薇,高虹. 2022

[2]松茸、青杠菌游离氨基酸、多糖及矿物元素含量分析. 江均平,单吉浩,孙艳丽,李淑英,王艳,张丽静,卢聪,王凤忠. 2021

[3]不同品种干制香菇子实体等鲜浓度值差异分析. 于海龙,李玉,陈万超,李文,宋春艳,尚晓冬,章炉军,张美彦,杨焱. 2018

[4]杏鲍菇子实体及其下脚料的营养成分和呈味物质研究. 李晓贝,杨焱,周峰,陈万超,刘艳芳. 2015

[5]双孢蘑菇废弃菇柄核酸酶解及5’-核苷酸稳定性. 李顺峰,王安建,侯传伟,沈琪,魏书信. 2014

[6]香菇柄提取液鲜味成分的酶解增效工艺研究. 李顺峰,王安建,王吉伟,田广瑞,刘丽娜,魏书信. 2018

[7]鸡骨素及其酶解液Maillard反应产物滋味成分研究. 孙红梅,张春晖,李侠,李银,董宪兵,王春青,谢小雷. 2013

[8]5个枇杷晚熟品种果实氨基酸组成和含量分析. 高慧颖,姜帆,张立杰,陈秀妹,郑少泉. 2009

[9]3种野生食用菌干品的鲜味评价. 张忠,谷镇,杨焱,周帅,刘艳芳,唐庆九. 2013

[10]不同肥料施用对瓠瓜风味品质的影响. 鲁忠富,吴新义,吴晓花,汪颖,汪宝根,徐沛,李国景. 2018

[11]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与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营养学特征分析及鲜味评价. 曹荣,赵玲,孙慧慧,刘淇. 2018

[12]不同品种猪肉鲜味特征比较研究. 葛倩倩,汤晓艳,涂婷,战俊良. 2020

[13]六种市售豆豉的品质和挥发性风味物质分析. 覃芳丽,王思远,邹宇晓,黎尔纳,穆利霞,刘军,邢东旭. 2024

[14]多重PCR测序揭示浙蒲系列瓠瓜优异瓜形与鲜味的基因型基础. 吴晓花,吴新义,汪颖,汪宝根,鲁忠富,徐沛,李国景. 2018

[15]7种大宗食用菌的呈味物质分析及鲜味评价. 张璐,弓志青,王文亮,曹晖,于漫漫. 2017

[16]食用菌鲜味味觉定性定量方法的电子舌研究. 邴芳玲,冯涛,杨焱,庄海宁,李晓贝. 2016

[17]肌苷酸的鲜味评价试验. 陈继兰,文杰,赵桂苹,郑麦青,杨宁. 2004

[18]生鲜猪肉鲜度指标评定及呈味核苷酸降解规律的研究. 路伏增,罗卫斌,盛春生,徐如海,戴丽荷,姜红进,褚晓红. 2015

[19]不同成熟度平菇新鲜子实体中风味物质的比较分析. 刘芹,崔筱,宋志波,胡素娟,孔维丽,师子文,吴杰,张玉亭. 2022

[20]不同加工方式对羊肚菌水提液鲜味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卢琪,薛淑静,杨德,王少华,李露.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