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油茶AFLP体系的建立及优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惠君

作者: 王惠君;王文泉;李文彬;卢诚;黎明;陈友

作者机构:

关键词: AFLP技术;油茶;PCR反应体系

期刊名称: 河北林业科技

ISSN: 1002-3356

年卷期: 2016 年 02 期

页码: 1-4

摘要: 该文以海南油茶DNA为材料,对AFLP反应体系中的油茶基因组DNA用量、酶切连接反应时间、酶切连接液稀释倍数、预扩增反应产物稀释倍数、Mg2+浓度等5个因素进行优化。结果表明:Eco RI和Mse I酶切连接反应14h需基因组DNA用量为400ng,预扩增反应过程酶切连接液稀释倍数10倍,选择扩增中预扩增产物稀释倍数40倍,两次扩增选用Mg2+浓度均为2.0mmol/L。采用该技术体系得到的AFLP指纹式样清晰,适宜用作海南油茶品种鉴别和遗传多样性分析。

分类号: S794.4

  • 相关文献

[1]AFLP及其在果树中的应用. 刘成,李俊才,许雪峰,李天忠,韩振海. 2007

[2]DNA指纹技术-AFLP的优化. 张春庆,杨凯,贾继增. 2002

[3]AFLP技术在黄瓜种资源鉴定及分类上的应用初探. 顾兴芳,杨庆文. 2000

[4]用AFLP技术进行水稻光合作用光保护有关基因候选分子标记的研究初探. 陈友订,李晓方,罗文永,姚萍飞,C.C.Black,G.Kochert,S.S. Sung. 2000

[5]应用AFLP技术研究入侵植物紫茎泽兰的遗传多样性. 黄文坤,程红梅. 2006

[6]豌豆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和优化. 曾亮,李敏权,杨晓明,赵丽娟,杨发荣. 2012

[7]小麦种子规模化DNA提取及检测体系的优化. 张明明,刘丽华,赵建宗,张力科,刘阳娜,李宏博,张风廷,姚骥,庞斌双,赵昌平. 2019

[8]小麦种子规模化DNA提取及检测体系的优化. 张明明,刘丽华,赵建宗,张力科,刘阳娜,李宏博,张风廷,姚骥,庞斌双,赵昌平. 2019

[9]茶树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 姚明哲,王新超,陈亮,杨亚军. 2004

[10]白木香基因组DNA提取与ISSR反应体系的优化. 邹枚伶,夏志强,王文泉. 2009

[11]榴莲蜜基因组DNA提取方法比较及SCoT反应体系的优化. 崔健,胡福初,陈哲,郭利军,段恋. 2017

[12]无患子基因组DNA提取及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姜翠翠,卢新坤,方智振,郭有枝,姜业先,刘献勇,叶新福. 2013

[13]冰草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王方,袁庆华. 2009

[14]紫花苜蓿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王瑜,袁庆华. 2007

[15]紫花苜蓿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王瑜,袁庆华. 2007

[16]胡麻EST-SSRs标记分布特征及PCR反应体系的优化. 赵玮,党占海,张建平,王利民,党照,李闻娟,赵利. 2016

[17]油茶育苗过程中的死苗原因及解决办法. 李松峰,黎青,李志方. 2010

[18]油茶绿枝带叶扦插育苗技术. 田大清,刘凡值,查兰松,郭春应. 2010

[19]油茶不同嫁接方式对嫁接成活率和抽梢率的影响. 田大清,刘凡值,雷朝云,查兰松,郭春应. 2013

[20]油茶高接换种嫁接成活率试验. 田大清,张正学,刘凡值,陈朝岗,王荣贵.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