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薯根组织特异性启动子的克隆及鉴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远超
作者: 李远超;李可;王连南;陈新;李有志;王文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木薯;根;启动子;组织特异性;顺式作用元件
期刊名称: 南方农业学报
ISSN: 2095-1191
年卷期: 2023 年 54 卷 007 期
页码: 1925-193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克隆鉴定木薯根组织特异性启动子,为深入解析和鉴定木薯块根发育及淀粉合成调控机制中关键基因的功能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根据木薯不同组织部位转录组数据,并结合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鉴定出木薯块根和初生根中特异高表达基因,使用PLACE在线网站分析该基因上游1464 bp启动子序列,依据其根特异顺式作用元件ROOTMOTIFTAPOX1(RMT1)的分布情况,对该序列进行截短分析,并设计其特异性引物,PCR扩增获得长度为1464、705和319 bp的启动子序列,与β-葡萄糖苷酶(GUS)基因融合并通过农杆菌介导转入拟南芥,对转基因植株进行GUS染色和GUS活力测定,从而鉴定启动子的组织特异性及启动活性.[结果]根据木薯不同组织的转录组数据,筛选出3个在初生根、块根和根尖分生组织中特异高表达的候选基因MeHPS(Phytozome13登录号Manes.01G078200)、MeSR2(Phytozome13登录号Manes.04G017600)和MeSR3(Phytozome13登录号Manes.14G006300).结合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鉴定出木薯块根和初生根中特异高表达基因MeHPS.通过对MeHPS基因启动子分析发现,1464 bp启动子序列含有5个顺式作用元件RMT1.转基因植株的GUS染色结果显示,p1464启动子具有明显的根特异性,p705启动子具有输导组织和根部特异性,而p319启动子基本丧失组织特异性.根系的GUS活力测定结果显示,p1464、p705和p319驱动的GUS活力分别为8.33、7.87和10.52 U/g,均显著高于35S启动子驱动的GUS活力6.69 U/g(P<0.05).[结论]MeHPS基因在根中特异高表达,其p1464启动子具有根特异表达活性,可用于在根中特异驱动目的基因高水平转录,p705具有较强的输导组织特异性,可用于驱动具有转运功能蛋白类基因的转录,而p319可视为组成型启动子,能部分替代35S启动子的应用.
分类号: S533.035.3
- 相关文献
[1]木薯碱性/中性转化酶MeNINV1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及激素应答表达分析. 王运林,姚远,耿梦婷,孙冲,尚璐. 2017
[2]小麦蛋白磷酸酶2A基因TaPP2AbB″-α启动子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扆珩,李昂,刘惠民,景蕊莲. 2016
[3]棉花光合基因GhRCAα启动子的克隆及活性分析. 晁毛妮,张志勇,张金宝,温青玉,郭书磊,马亮,王清连. 2017
[4]小麦细胞增殖核抗原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及活性分析. 于永昂,张改生,张姣,宋瑜龙,朱启迪,巨岚,牛娜,王军卫,马守才. 2015
[5]甘薯IbSSI基因启动子序列的克隆及瞬时表达分析. 王雁楠,杨育峰,杨国红,张莉,陈献功,徐心志,刘庆昌,翟红,何绍贞. 2019
[6]水稻中2个小分子热激蛋白基因启动子的序列分析及功能鉴定. 郭虹霞,王创云,赵丽,王陆军,张丽光,邓妍. 2019
[7]野生木薯中蔗糖合酶基因I的启动子克隆与调控区域鉴定. 陈新,方开星,马平安,刘陈,王文泉. 2016
[8]大豆抗逆基因GmDREB3启动子的克隆及调控区段分析. 孙啸,董建辉,陈明,徐兆师,叶兴国,李连城,曲延英,马有志. 2008
[9]谷子胁迫诱导型启动子SiRLK35P的分离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王一帆,潘教文,李臻,王庆国,李颖秀,管延安,刘炜. 2017
[10]甘蔗ShSAP1基因的启动子克隆与序列分析. 李晓君,武媛丽,张焱珍,杨本鹏,张树珍. 2014
[11]花生AhDRRP基因启动子的克隆. 钟旎,李万福,梁炫强. 2011
[12]家蚕丝素P25蛋白基因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的功能分析. 汪生鹏,孙霞,沈小绢,彭伟,郭锡杰. 2011
[13]6个大豆GmBES1基因干旱诱导表达及启动子分析. 张军,陈炯辛,尹珺伊,王欢,刘秋瑾,田秋丰,白长胜,翟莹. 2023
[14]水稻、拟南芥组织特异性启动子的序列特征分析. 姜志磊,李淑芳,胡庆才,龙丽坤. 2013
[15]花生ARAhPR10基因启动子序列的克隆及分析. 温世杰,谢纯政,李玲,刘海燕,梁炫强. 2012
[16]保卫细胞表达调控启动子研究进展. 吴菲,权思佳,曹高燚,包曙光,谢晓东,秦志列,李明. 2023
[17]香蕉长链非编码RNA Malnc2310启动子区域分析及上游调控因子筛选. 李文彬,于晓玲,闫羿辰,孙建波. 2023
[18]大豆GmDof4和GmDof11基因的非生物胁迫诱导表达及启动子分析. 张军,尹珺伊,何佳琦,田秋丰,刘秋瑾,王岩,史同瑞,翟莹. 2021
[19]3个陆地棉球蛋白基因启动子的克隆与功能初步分析. 魏琦超,张锐,孙国清,孟志刚,周焘,赵雷霖,郭三堆. 2016
[20]启动子结构和功能研究进展. 王婧,李冰,刘翠翠,朱阵,张继瑜.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基于PMMS-Net和叶绿素荧光成像的绿豆叶斑病抗性鉴定方法
作者:李洁;高尚兵;余骥远;陈新;李士丛;袁星星
关键词:绿豆叶斑病;抗性鉴定;叶绿素荧光图像;坐标注意力机制;深度可分离卷积
-
大豆籽粒Ve含量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作者:张红梅;张威;王琼;贾倩茹;孟珊;熊雅文;刘晓庆;陈新;陈华涛
关键词:大豆;籽粒;Ve含量;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候选基因
-
丛枝菌根真菌和解磷细菌双接种对小麦磷肥利用率的影响
作者:殷小冬;李其胜;顾大路;杨文飞;杜小凤;刘汉松;文廷刚;李可;宋佳敏;诸俊;贾艳艳
关键词:丛枝菌根真菌;解磷细菌;小麦;磷肥吸收利用率
-
二氢卟吩铁可溶粉剂不同使用方式及用量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作者:李可;顾大路;杜小凤;蒋伟勤;车阳;宋佳敏;文章荣;杨文飞;徐永刚;杨威
关键词:0.02;二氢卟吩铁可溶粉剂;小麦;使用方式;用量
-
高产早熟夏大豆新品种苏夏18的选育
作者:黄璐;张晓燕;王书维;袁星星;陈新;王润东;薛晨晨
关键词:苏夏18;大豆;选育;高产;早熟
-
大豆叶型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与候选基因鉴定
作者:王琼;朱宇翔;周密密;张威;张红梅;陈新;陈华涛;崔晓艳
关键词:大豆;叶型;异形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SNP标记
-
水稻害虫:研究进展与展望
作者:李有志;方继朝
关键词:水稻害虫;监测和早期预警;发育调控;组学;虫媒病毒病;可持续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