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保无人机飞防助剂与杀虫剂的混配方式对二化螟防治效果影响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资乐

作者: 资乐;臧禹;黄俊浩;包瑞峰;周志艳;肖汉祥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植保无人机;二化螟;飞防助剂;杀虫剂;防治效果

期刊名称: 智慧农业(中英文)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3 期

页码: 52-59

摘要: 为探究飞防助剂类型与杀虫剂的混配方式对水稻二化螟防治效果的影响,本研究以杀虫剂(10%甲维·茚虫威SC、5%氯虫苯甲酰胺SC和0.8%鱼藤酮SC)、飞防助剂(有机硅助剂、矿物油助剂和卵磷脂助剂)、施药液量(21、24和27 L/hm~2)为因素设计了3因素3水平的L9(34)正交试验,通过方差分析(ANOVA)方法对各因素的显著性水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本研究的试验条件下,施药后第14天,杀虫剂对水稻二化螟防治效果有显著性影响(P<0.05),飞防助剂对水稻二化螟防效有极显著影响(P<0.01);在设定的施药液量范围内(21~27 L/hm~2),施药液量对水稻二化螟防效无显著性影响。混配方式7 (0.8%鱼藤酮SC、有机硅助剂和27 L/hm~2施药液量)具有较好的速效性与持效性,施药后第14天的防效达81.45%;混配方式4 (5%氯虫苯甲酰胺SC、有机硅助剂和24 L/hm~2施药液量)持效性显著,施药后第14天的防效为79.30%。本研究成果可为防治水稻二化螟的药液混配方式提供参考。

分类号: S252.3`S435.112.1

  • 相关文献

[1]植保无人机对水稻病虫害防治条件与防效的研究. 伏荣桃,陈诚,王剑,陈雪娟,卢代华. 2021

[2]植保无人机对水稻病虫害的防治效果研究. 韦敏超,梁仁敏,黄徐谋,罗继腾,韦春项. 2023

[3]植保无人机防治水稻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的效果研究. 袁秋生,黄洪,唐涛. 2021

[4]不同作业方式和施药模式下杀虫剂对褐飞虱的防治效果. 魏琪,万品俊,何佳春,赖凤香,王渭霞,傅强. 2021

[5]不同施药方式防治枣瘿蚊的效果及效益分析. 李辉辉,朱晓锋,赵莉,秦坤焕,徐兵强,宋博,陈浩宇. 2024

[6]海南淮山炭疽病和甘薯斜纹夜蛾飞防效果评价. 刘迎,潘波,姜蕾,王冰洁,林勇. 2018

[7]冀东稻区防治主要螟虫的药剂筛选试验. 邢春强,韩民利,张晓东,祁开利,曹连志. 2009

[8]9种药剂防治水稻二化螟的研究. 李馨宇,潘长虹,惠淼,孙宪雪. 2004

[9]7种药剂防治水稻二代二化螟药效对比试验. 李馨宇,潘长虹,惠淼,孙宪雪. 2004

[10]不同类型杀虫剂对水稻二化螟及稻纵卷叶螟的田间防治效果评价. 符伟,王培,马明勇. 2016

[11]一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助剂对水稻飞防药剂的减量增效作用. 钟玉琪,戴长庚,龚佑辉,于晶,程益宇,韩永强,陈友平,侯茂林. 2025

[12]植保无人机施药对玉米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效果. 田新湖,陈益生,肖灿荣,邱良妙. 2020

[13]不同杀虫剂应用植保无人机防治玉米草地贪夜蛾试验. 卞康亚,张海波,赵静,肖留斌,陈永明,王风良,杨荣明. 2022

[14]植保无人机低空低容量喷雾在茶园的雾滴沉积分布及对茶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 王希,何玲,史建苗,范劲松,钟玲,袁会珠. 2019

[15]不同植保器械对甜玉米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韩海亮,包斐,赵福成,谭禾平,楼肖成,王桂跃. 2019

[16]植保无人机喷施纳米农药对棉花蚜虫的防治效果研究. 胡红岩,陈宇楠,宋贤鹏,任相亮,马小艳,马亚杰,王丹,马艳. 2022

[17]不同植保器械施药对小麦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效果研究. 张翠翠,易春燕,夏先全,吴斌,潘业田,刘旭. 2021

[18]植保无人机喷施草铵膦在叶菜田清园灭茬中的效果. 郭文磊,冯莉,张泰劼,田兴山. 2018

[19]丙环唑和醚菌酯药液浓度、雾滴密度与其对小麦白粉病防效的关系. 孔肖,闫晓静,杨代斌,袁会珠. 2018

[20]植保无人机喷施纳米农药防治水稻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示范试验. 肖汉祥,周振标,陆世忠,李燕芳.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